第三十三章 第一次上朝(2 / 2)
武则天这才点了点头道:“奉御郎还是有担当的,但是这件案子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刘爱卿,你也是掌管钦天司衙门的,朕听说你的锦衣卫都很得力,你对这案子有什么看法?”
刘鑫一愣,不知道女皇为什么会问他,因为这事和他没关系啊,于是刘鑫回道:“陛下,这告密者一事臣确实不知情,当时臣虽然也在南市,但是案发之时臣正和百里公家的公子百里弘毅,探讨那冷泉黑鱼,所以臣对这案子没有发言权。”
刘鑫只想看戏,对这鬼案子是丝毫不想揽在身上,因为这都是责任,而且所谓的春秋道,不都在这朝堂里吗?犯不着现在就和他们翻脸,而且既然系统承认贪污所得也是个人财富,能兑换成就点的,这就注定了刘鑫只能在这条贪腐之路上越走越远,只是刘鑫贪腐的方式很隐秘,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到。。
武则天看刘鑫不接话心想这是确实和他没有关系,也不想为难他,于是道:“刘爱卿,告密之制是本朝开创的,你觉得还有没有必要保留?”
刘鑫又是一愣,这武则天今天怎么了,为什么总是问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自己和这告密制度也是一毛线关系都没有啊,不过既然武则天问起来了,刘鑫也只好实话实说:“陛下,臣觉得以前有必要,现在没这必要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陛下是自三皇五帝以来唯一的女皇,就冲这一点您就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了,在即位之初有些乱臣贼子作乱,自然应该严刑峻法,否则由着他们乱来,只会让百姓受苦。”
“其实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除了换一批人统治之外根本不会有什么区别,老百姓只是他们玩弄的炮灰罢了,除了付出血泪啥也得不到。”
“这种时候陛下用告密制度,遏制那些乱臣贼子,将他们的幻想扼杀在摇篮之中,那是非常合适的,绝对是利大于弊,但是现在海内升平,国泰民安,虽然有极少数有野心的家伙,贼心不死,但是老百姓有吃有喝的,已经没人愿意跟他们混了,这个时候这个告密制度反而有可能被那些极少数野心份子所利用,以此制造事端,一句话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唯恐天下不乱,这句话是刘鑫的点睛之笔,武则天听后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狄仁杰也趁机道:“陛下,臣也认为刘大人所言极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陛下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海内升平,早已万民归心,这告密之制在如今来看确实有被小人利用得可能,刚刚刘大人所言,唯恐天下不乱,这让臣也感同身受。”
张柬之等人也道:“陛下,臣等附议。”
不得不说这帮老臣在武则天心里的地位是极高的,武则天皱着的眉头开始放松了,刚刚刘鑫也没想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没想到又成了自己站队的铁证。。
君不见支持自己的都是一帮文臣,大部分都是以后复辟李唐江山的那些人,默不作声的都是武家的外戚和那群酷吏,以及朝廷的鹰犬。。
到这里刘鑫大概明白了武则天的用意了,今天就是让他来站队的,因为刘鑫现在越来越重要了,你想想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地位绝对在财长之上,这样一个人长期游离于朝堂之外,对大家都不好,这次刘鑫算是正式踏入了朝堂了,而且自然而然选择了与那帮老臣为伍。。
武则天淡淡道:“奉御郎,你怎么看?”
武攸决:“回禀陛下,臣只知道执行陛下的命令,至于告密之制,臣认为应该保留,因为这样始终是对那些乱臣贼子的一种威慑,现在虽然四海升平,但是心念李唐的贼子还不在少数,请陛下三思。”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奉御郎和刘爱卿所言都有道理,这事容朕三思。”
刘鑫一听就知道武则天的疑心病又犯了,这告密制度说实话对不择手段的小人是很有利的,你像狄仁杰张柬之这类人是不会去告密的,因为他们是光明正大之人行的是王道,武攸决那些人就不一样他们本来就不是正途出身,全是靠裙带关系,或者是告密才能跻身朝堂,他们本来就走的是诡道。。
如果这个告密制度一天不废除,那么对刘鑫这类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因为他自身不干净啊,他可不是狄仁杰那样的,不过武则天的决定可不是自己能做的,所以,刘鑫也没办法。。
武则天也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道:“刘爱卿,这是你第一次上朝吧?”
刘鑫:“回禀陛下,是的。”
武则天:“现在纸钞发行的情况怎么样了?”
刘鑫:“陛下,纸钞发行非常顺利,在神都和长安已经普及了,偏远府县也在加紧普及之中,目前国库券已经销售了一千三百万贯钱,已经交付给地官,足矣弥补朝廷的收支亏空。。”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刘爱卿,这朝廷亏空,也不能全靠举债来过日子啊,不然总有那么一天债务太多,还不上怎么办?”
刘鑫微微一笑道:“陛下,如果天下人都是朝廷的债主,那么才是朝廷的福气,这样他们才会维护朝廷的体制,否则谁给他们还债啊。”
“而且,朝廷可以借新还旧,只要将借款用到紧要的地方,那么朝廷的国力就会蒸蒸日上,区区债务又有什么关系,而且即便会有问题,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万事万物总没有十全十美的,这种事情历史总会有公论的。”
武则天哈哈一笑道:“刘爱卿,已经想到名留青史了?不过也对,你是第一个制定发行国库券制度的人,也有这个资格。”
刘鑫:“陛下,臣就是就事论事,没有别的想法,只要国泰民安,臣就是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