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大忙人李邦彦(2 / 2)
为了让杜充心服口报,张团结为杜充讲述了黄河的历史。自东汉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唐沿旧址不断修堤,黄河安稳了长达四百七十五年之久。
黄河的兴废与天下兴衰密切相关,而杜充此来的目的,就是要掘开黄河的堤坝,水淹金军。
这办法听起来似乎很好,可实际上受害的只能是老百姓。黄河是一条易怒的河流,杜充居然想出掘开黄河堤坝的馊主意。这要是让他成功了,便相当于给大宋朝自掘坟墓了。
历史上的杜充确实是掘开了黄河的,具体的损失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史书上的记载也只有一句,“民死者百余万”。同时还有一句歌谣流传,“洙泗上,弦歌地,亦膺腥。”
历史上被掘开的黄河之水咆哮着像脱缰的野马向南狂奔而去,入泗水,插入了淮河之中。彻底造成了淮河流域泛滥成灾。自那以后,黄河便彻底失去了控制。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如同神龙摆尾一样,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的神龙摆尾一般玩耍。贻害无穷。直至明清时候,黄河依然入东海而非黄海。
更可气的是,拒史书记载,杜充因为苗刘之变,勤王有功,因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气,兵民矢死而一心,升官发财。
张团结对杜充执行了死刑,立即执行,没有审判,只有推断的罪名。
这样做似乎违反了天赐军的规矩,但只要能防止黄河泛滥,能避免数百年的黄水遗祸,这个罪名田十一打算自己背下来。
有些人看起来似乎没犯什么错,可就是那看似正确的决定,却给许许多多人带来了无穷的灾祸。这种人就算没有罪,也该死。
不论出发点是不是好的,后果就是后果,谁做的事谁就应该承担责任。
张团结轻而易举搞定了杜充,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还记得十一哥将这件事交待给他时的郑重。
若说汴梁之战中最忙之人,那便非李邦彦莫属了。两军城上城下打得热闹,李邦彦却每日间都要往返金营与汴梁之间数次之多。宋金似乎有了些默契,但凡李邦彦出城入城之时,便是两军休战之时,金军也不会趁着李邦彦出入城门而发起攻击。
因为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一直没想过要打下汴梁城来,他们只是想要金银粮食而已。
金军开始攻城的第三天,种师道率领的西军终于到了汴梁城外,不过仅有三万人而已。随后的两天,陆陆续续各路勤王大军依次到来,两天的时间就多达十五万。
完颜宗翰知道,不能再打了,再打怕是就要引出天赐军的大部队了。
此时汴梁城里的官老爷们依然在横征暴孽,只不过不是为了揣进自己的腰包,而是为了凑足金军所要之金银。
金军此时的条件赵桓已经接受了,因为金军很讲道理,要的很少,赵桓觉得大宋朝作为礼仪之邦,必须满足金军这么一丁点的要求。
“金十万锭、银一百万锭、粮十万石”,还不到第一次索要之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