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火器的威力(2 / 2)
“天子一言九鼎,朕之前既然已然允诺尔等,便绝无食言之理。其余人的比试尚未结束,你现在一旁看着吧。”
“小人明白,谨遵陛下旨意。”
林守正是唯一一个在短短两分钟时间内射烂箭靶的,依靠寻常蛮力肯定是不可能完成的,势必使了一些巧力。在之后的闲聊中,林守正没有隐瞒,大方承认了此事,说自己曾经编修过藤靶,知道射哪里最容易崩坏靶子,所以聚力射向一处,所以才能够力半功倍,不辱使命。
朱见济心下稍宽,还好还好,还不是过于离谱,如果真的有人依靠蛮力射烂了箭靶,那火器的推进势必受到阻碍。
五分钟过去了,弓手射箭的速度明显减慢,而且力度也大不如初,朱见济明显看到很多箭失直接被牛皮给弹开了,甚至连皮革都能够洞穿。
十分钟之后,所有弓手根本无力抬起手臂,只能够选择休息片刻,恢复体力。到了这时,他们之中少的射有三四十支箭失,多的射有五六十支箭失,已经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水准。
但是再怎么超过一般人的水准,终究也没有脱离人这个大前提。与之相反的是使用火器的内营众人,在充足的铳箭准备下,哪怕他们都尚未成年,但是体力消耗不多。而且他们使用的手铳材质一流,不用担心这么容易炸膛,可以毫无顾忌地射向靶子。
漫天的铳箭射的到处都是,和弓箭相比,必须要承认铳箭的操控之法有些难。很多铳箭都脱靶了,根本没有射在靶子上,但是在不计成本的射击下,效果还是相当的惊人,箭靶之上是密密麻麻的铳箭,远远看去好像刺猬一样。
朱见济看着底下这个场景,有些欣慰地笑了,又过了几分钟,再坚固的藤条面对如此勐烈的射击也纷纷断裂开来,崩解四散,化为一地的烟尘。
林守正在城楼之上看着这个场景,神色有些恍忽,虽然自己并不是失败者,但是此刻却无比地沮丧,因为他深刻地明白,眼下这一幕标志着什么,属于铳手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弓手将逐渐被历史淘汰。
“林壮士,林壮士,”外界的声音将林守正唤醒,还是天子的声音,林守正连忙起身回礼道:“天子有何吩咐?”
“这场比试已经告一段落,之后还有最后一场,只是场地不在于此,快些走吧。”
最后一场比试,比的是火炮的运用,很可惜,内营众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过火炮的运用之道。所以之后和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朱见济领着一群人离开皇宫,穿过内城,最终来到外城的城门之上,在这里,摆放着大明最为先进的火炮,足有几十门大炮。当年也先便在这火炮之下吃了大亏。
守卫一国都城的火炮,口径大,射程远这些基本上是必备的要求。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难以移动,射程固定。基本上落点就那几个,敌人用人命试探出大炮落点之后,绕开那几个点就能够冲到城墙附近。为了弥补这个问题,经过精心的排布,这些大炮能够覆盖外城四五里地区,形成相对密集的火力打击网,这样即便是有些漏网之鱼冲了过来也不足为惧,用火铳或者弩箭就能够解决掉。
今日朱见济亲身来此,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看看火炮的威力如何。为此他还令人在火炮打击范围内修建起一道城墙,两丈宽,高倒是不高,只有三丈高,像是一座突兀的碉堡,和高大雄伟的北京城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不过很多边远地区的州县连这个水平的城墙都没有,其实也算不上差。
朱见济出言询问林守正,“朕若是令你攻陷一座守军一万的城池,这城池如同那底下的城墙一般宽,你觉着用多少人能够攻打下来?”
“小人愚钝,不曾指挥作战,不敢应答。”
朱见济有些失望,转身挑了一人出来,正是英国公张懋,还是同样的问题问了一遍。
张懋没有想到朱见济会闻出这个问题来,硬着头皮回答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而今贼人据险而守,若是想要必胜之,需是有五倍人马才行。”
“也就是五万人马了,”朱见济轻笑,又问道:“若是现在让你随行携带攻城重炮,你要多少人马?”
张懋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沉默了许久才道:“这等重器,一向只得用于守城而已,倘或用以攻城,则此千钧之物,人畜皆无法拖运,反贻误军机。”
朱见济呵呵笑道:“野战炮早已出现,宫中匠人日夜加以改造完善,加装有铁轮子,是为攻城之利器,一器可当千人。朕前些日子便得人传报改造完成,今日便试试大炮威力,正好让尔等看看效果如何。”
“微臣恭贺陛下!神物应神主呀!”张懋一个马匹拍了过来。
朱见济得意之情难以掩饰,让人将野战炮从城门处拉了出来,其实就是守城的大炮缩水后加装轮子,使其适应野战。
即便是经过了层层改进,这大炮还是沉重无比,小的也有三四百斤,大的甚至有上千斤,人力无法牵引,使用的是畜力,或牛或马。
掌炮官装填完火药,下人赶来询问朱见济意见,朱见济颔首后,旗官随即挥下令旗,掌炮官随之点燃引线。只数息时间,便有如山崩地裂一般,大炮轰鸣,发出让人双耳失聪的声音,冲天的浓烟升腾而出,前一刻看起来还无比坚固的城墙,瞬间被炸出了一个大缺口。
等硝烟散去,朱见济有些不满意,道:“给朕打,把那碉堡给轰塌了!”
第二轮大炮齐射,碎口变大。等到第三轮齐射,整个碉堡已经完全倒塌为废墟了。
朱见济看着底下的场景,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
景泰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