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庚帖(1 / 2)
柴擒虎去衙门里残害同僚期间, 师雁行也没闲着,正式开始考察京城市场。
先带着胡三娘子和李金梅花一上午走遍几大主要商业街,一边走一边记, 将各处主营业务和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做了个大概的总结。
又向当地百姓打听了几家生意最好的铺子进去坐下。
不必四处寻找伙计点菜, 才坐下没多会儿, 就有机灵的小二凑上来问要吃什么。
超快的反应速度,极短的等待时间。
非常专业。
“将你们家卖得最好的几样菜摆一桌来尝尝, ”胡三娘子按着之前师雁行的吩咐说道, “若有好点心, 也拿几样来。”
一个店里卖得最好的肯定就是最受欢迎的,能直接反映本地食客的喜好。
如此这般走了几家店,基本情况也就摸清楚了。
权贵多, 确实很多,就那么一顿饭的功夫,外面街上就过去好几顶有品级的官轿。
至于食客们口中议论的达官显贵和他们的亲戚, 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不过整体治安出乎意料的好,也没有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么多明晃晃的仗势欺人。
想想也是。
有能力留京都有相当高的政治敏感度,只要一提对方的名字,瞬间就能权衡出自己是否招惹得起, 该认怂认怂, 该退让退让, 没几个人会为了所谓的面子搭上自家的前程。
所以斗争嘛,肯定有,而且非常汹涌, 但都比较隐晦。
但凡真闹到世人皆知或街头斗殴的程度, 那这家子也就完了。
都要脸。
但更要命。
在口味方面, 京城这边有个很突出的特点:
以北方和江南口味为最。
京城占据地理优势, 以本地和北方百姓居多,又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在外来人口之中,又以江南人士最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京城东南延伸出的大运河沟通南北,江南一带可沿运河直接北上,相对其他地方反而更便捷。
另一个因素就是南方读书人多。
孔孟之道虽在北地横行,奈何江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自然灾害稀少,又远离虎视瞻瞻的北方强敌,得以充分发育。
“苏湖熟,天下足”的话不是说说而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只有吃饱穿暖后才会考虑丰富精神世界。
稳定的大环境下,多有横艮百年的世家大族,这些大家族代代传承,并由此衍生出相当多的文人墨客。
在这个九成九以上的人都读不起书的年代,如此雄厚的文化底蕴会带来相当可怕的后果:
江南才子一度在科举中霸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面几个朝代曾不得不在科举中辟开南北两榜。
直到后来北方战争平息,这个差距才慢慢被缩小,科举重新归为同一个榜单。
但百十年来造成的差距一时间难以弥补,官场上江南一派也拉帮结伙,并由此引了许多商人来此买卖、定居。
正因为这个缘故,京城江南口味的酒楼饭庄非常之多,还有许多闻名天下的茶馆。
再者,西南川蜀一带的口味也颇受欢迎。
因为那些地方物产风情独特,譬如蜀锦、云腿,并各色珍贵木材。
当地人又敢闯敢拼,四处做买卖,所以人口也不少。
如果师雁行来京城开饭馆,就不得不考虑这些方面,主打北地、西南和江南口味。
吃完饭后又去东西两市,欣喜地发现因为靠近西北又能走大量的关系,京城的香料远比其他地方要便宜。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决定物价的最大因素除了稀有程度之外,就是与原产地的距离了。
师雁行挨着将几个摊子上的胡椒闻了闻,又捏起来细看品质,心里大约就有谱了。
“走,去牙行!”
京师汇聚天下奇珍,但凡外面有的,这里都能找到,而除了房价、地价、租金等对其他地区呈碾压之势之外,日常生活所需的物价和餐饮费用居然都不算多贵。
有的东西借助地利,甚至比小地方更便宜。
就比如刚才师雁行她们吃的饭,因背靠几个大草场,牲畜买卖往来便利,一碗熟羊肉竟然只要三十五文,还十分肥嫩可口。可在沥州,同样品质的熟羊肉至少要在五十文以上。
相较于高昂的房价,绝对可以算得上实惠了。
也就是说,只要是京城本地人,有房产,小日子就挺舒服的。
但问题就是这个房产。
想到这里,师雁行忍不住笑起来。
果然,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这个规律一直不曾改变。
再说铺面。
问过基本情况之后,师雁行就亲手碾碎了最后一丝幻想:
城中铺面就别想买!
京城铺面的租金高不可攀,谁也不是傻子,与其图一时痛快做那一锤子买卖,还不如守着房产年年收租,好歹旱涝不愁。
住宅倒是偶有出售,奈何价格直飙上天,连腰缠万贯的富商们想添置也要考虑再三,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买房难这个问题……威风堂堂的官老爷们也无法置身事外。
除非朝廷赏赐,或是本地官员,再或娶了本地女眷有陪送的之外,像柴擒虎师兄弟三人这样租房子的才是主流。
就算买得起也不敢买。
各级官员的俸禄都是透明的,稍微一打听就知道,等闲官员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房。
分明应该没钱的官员名下却突然多了大宅子,怎么来的?生怕政敌抓不到小辫子,还是怕皇帝不知道自己贪污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