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欢迎回家(1 / 2)
虽然骑士早早的确立了领先的优势,并且维持着对马刺的压制,但比分一直没有拉开,因为马刺一直在透支GDP,甚至该有的轮换都大幅减少了。
波波维奇这种有悖于他过去的战术布置和排兵布阵,直接就导致了,这场本该在三节比赛以内就失去悬念的比赛,一直支撑到了第四节。
但最终,第四节的最后五分钟,波波维奇还是在球队落后11分的情况下,大手一挥换下主力,宣告投降。
客场,西部连客、德州连客的第二场,骑士最终是战胜了马刺,取下了自汤姆·锡伯度下课之后的第二场连胜。
而这场胜利,也基本印证了林禹这套新战术、新打法的正确性。
虽然,这场比赛,林禹主导的这套小球旋风打法,作用比较显著的仅仅只是防守端的快速轮转,很好的限制住了马刺的外线进攻。
而骑士自身的进攻,包括对内线的防守,还是一坨大便,似乎没什么改观。
林禹知道,不是没有改观,而是他们还需要时间。
还是那句话:如果之前妥协的是汤姆·锡伯度,那这场对马刺的比赛,就算波波维奇一反常态的死艹GDP,骑士也能做到风卷残云的三节结束战斗,而不是让马刺把比赛一直拖到第四节的最后五分钟。
纽约,锡伯度认真的、细致的看完了下半场的比赛。
他认为:“不是骑士打得好,而是马刺打得烂。”
换个说法:“如果我还是骑士的主教练,这场比赛骑士也能赢。”
这倒不是锡伯度在嘴硬,而是锡伯度的体系,强就强在对外围的防守,强侧堆叠、链式防守,目的就是为了锁死中远距离。
相应的,锡伯度的防守体系对内线的防守就显得有点弱了,可以说前段时间骑士内线防守孱弱,也有一部分锡伯度体系的原因。
如果让锡伯度执教这场比赛,骑士还是能够靠链式防守锁死马刺的外围进攻,这场比赛的结局恐怕也没什么不同。
只是,有些深层次的东西,锡伯度还没有看清。
比如——
骑士这套全新的快速轮转的防守,只需要换一个硬实一点的中锋,就可以把内线的防守提上去。
而锡伯度的链式防守,真想提升内线防守,就只能把瓦莱乔换成巅峰乔金·诺阿,或者巅峰拳王泰森·钱德勒这样的Dpoy级别的中锋了。
换而言之就是,锡伯度的体系,对中锋的要求更高。
而现实的情况就是,骑士很难找到一个Dpoy级别的中锋替换掉瓦莱乔。
再比如——
这套小球旋风的打法,更大的改变是在进攻端,如果洛瑞、丹尼·格林、多雷尔·莱特们的三分能够投得更准一些,骑士甚至不用防守发力,直接靠进攻就能打得马刺落花流水。
而锡伯度坚持的阵地攻防,不仅拖慢了节奏,更重要的是,骑士缺少内线进攻的配置,在阵地进攻的体系之下,等于是瘸腿作战。
只能说,锡伯度过分的固执,让他根本看不明白这一点。
……
回到ATT中心球馆,比赛结束的时候,林禹起身,习惯性的朝着另一侧球场移动。
他准备过去找邓肯打个招呼,只是路途中,他先碰上了波波维奇。
于是,林禹提出了他的疑问:“嘿,格雷格,这场比赛你的排兵布阵可不像是平常的你。”
结果波波维奇回应林禹:“哦,是吗?”
完全没有正面的回应,满是敷衍,林禹也只能翻了翻白眼,他能够确定的是,他们和马刺没仇没怨。
那波波维奇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就只有一个解释了——
“这家伙,莫不是要争常规赛第一吧?”
虽然执教生涯很成功,波波维奇也被公认是联盟最出色的主教练,还被冠以诸葛维奇的称号。
但在个人荣誉方面,波波维奇这么些年的稳定发挥,却只有一座最佳教练奖杯。
而新赛季,在大热热火拉胯的情况下,马刺却出人意料的位居西部第一,波波维奇似乎很有机会举起他个人的第二座最佳教练奖杯。
不过,林禹的猜测,还是偏恶意了一点。
波波维奇真正的想法,是偷师。
波波维奇很清楚眼下的小球时代是如何而来的,没错,就是对面的那个应该是球员却总是越界去干主教练活的家伙。
波波维奇已经察觉到,林禹年轻的脑袋里似乎有很多关于未来篮球该如何发展的新点子,而波波维奇也正推动他的球队,迈向小球时代。
但他知道他年纪大了,思路有些僵化,这种情况下,他就得学习,甚至是偷师。
学习来说,他和湖人争夺过欧洲名帅梅西纳,但最终失败了。
他退而求其次的找来了从美国溜去欧洲的名帅大卫·布拉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大卫·布拉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偷师来说,波波维奇主要就是从林禹身上偷师。
这场比赛他少见的死艹GDP,目的就是想逼出最强的骑士。
而最终,他也的确成功了。
从这场比赛中,波波维奇意识到了:“能二能三能四的侧翼球员太重要了,而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类球员。”
赛季初的时候,波波维奇以为小球时代,需要的是三分射手,以及策应型的内线。
于是,他留下了一直充满着交易流言的理查德·杰弗森和乔治·希尔,又从欧洲引入了双能卫、三分投手加里·尼尔,以及来自欧洲的巴西内线蒂亚戈·斯普利特。
两笔引援还算成功,但显然,马刺距离小球时代的进攻强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波波维奇有时也在思考他们究竟还差了什么,结果都抵不上这一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