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 春秋笔法(2 / 2)
可这在四阶真灵身上,却是标配。
有的四阶真灵,对人类而言,或许很凶残,很恐怖,如同灾劫的具现,却依旧不改其“真”性。
因为这些原因,原本在一阶还居于下位的非人生命,在四阶时已经站在了与元婴真君相同的高度,甚至,还要更高一点。
彼时,这片还不叫星宿海的四阶灵脉的主人,便是一头有着悠长寿命,实力据说已经达到四阶巅峰层次的奇特真灵。
按照古籍中的记载,这头真灵与水相亲,乃是天生的“水之精灵”。
其实力虽然强大无比,但性情却异常平和,对人类修士没有敌意,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那位传说中在此地立下“星宿宫”这片基业的初代老祖,不仅本身实力强大,更是修行者中罕见的“学者型修士”。
“兼通百家,溯远古,知未来,上及日月星宿,下达人间万象”
这是一本古籍中对那位初代老祖的记录。
看这评语,夸张到像是神话传说。
不过,不管里面到底有多少夸张的成份,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位初代老祖本事一定很大,知识一定很丰富。
而这也是此间原主,那位四阶真灵眼中最具魅力的特质。
一个妖孽级别的人类,一个强大的四阶真灵,两者具体如何交往,如何一点点走近,成为亲密无间的伙伴,古籍中并没有记录。
这是所有古籍中都缺失的空白片段,故事一下子就跳到了两人成为亲密无间的伙伴,初代老祖在此创立“星宿宫”这个结果。
虽然古籍中没有提及,但孟周却也大约能够脑补出一二。
扯了这么多,问题再次回到这头强大的四阶真灵。
“星宿宫”初代老祖最初发现这头四阶真灵,也是两人相处交流之地,在一片所谓的“海中之海”,也就是后来被称作“星宿天池”的所在。
也就是说,“星宿天池”早在“星宿宫”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原本乃是一头四阶巅峰真灵的栖居、修行、感悟天地的居所。
其特性,也是早在那头四阶真灵时期便已经奠定。
具体的原因,古籍中有两种猜测。
一种猜测是,这是那头四阶真灵在修行、成长、触摸天地的过程中,在其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星宿天池”发生了这般特别的变化。
这种因某一个体的过分强大,而对其长期居住之地带来特别改变的情况,并不罕见。
三阶大妖的栖居之地,一旦超过一定年月,也都会在潜移默化间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
另一种猜测,则是“星宿天池”的特性源自于这头四阶真灵的有心设计。
其实力已经太过强大,星宿海虽然广袤,可对这头四阶真灵来说,或许也就刚刚够吃的程度。
其虽性情平和,却也不可能坐视自己都不够吃的情况下,出现新的“抢食者”。
因为这样的思考,那头四阶真灵于是以其居所“星宿天池”为核心,做了一番极有针对性的改造。
当其在“星宿天池”内修行,以海量四阶灵气为食之时,星宿海范围内,所有四阶层次的灵性力量都将或、或禁、或是向“星宿天池”集中。
总之就一句话,“在我吃饱之前,谁都别想抢”。
当梳理到这里的时候,其实,问题的答案已经若隐若现了。
“‘星宿天池’虽然早在星宿宫之前就已经存在,并非某个居心叵测之人的恶意设计。”
“但是,在星宿宫此后的传承中,一定有某个居心叵测之人对‘星宿天池’进行了恶意的篡改!”
因为,孟周从那些古籍中提炼出来的“星宿天池”特性,是有存在在其中修行之时,基于“护食”的目的,将四阶灵脉星宿海范围内所有四阶层次的灵性力量全都“强行管理”了起来。
“我没吃饱前,谁都别想抢!”
也就是说,只要四阶真灵结束修行,“星宿天池”的特性也会消失。
被其强行管束起来的四阶灵性力量,也将重新自由。
可现在的“星宿天池”的特性却是,一旦有元婴修士进入“星宿天池”,并调动其中力量修行,那么,在这些元婴死掉之前,星宿海范围内所有四阶层次的灵性力量就再也不能被其他结丹修士“食用”。
这微妙的差异,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那些古籍中有关最初的“星宿天池”、有关那头四阶真灵以及初代老祖的记录有误。
可这却不是某一本古籍上的记录,而是许多本古籍的共同记录!
这些古籍的著书人不同,著书时间也不相同,时间跨度动辄以百年计。
孤证不立,若只有一本古籍使用了这套说辞,存在失误或者说谎的可能。
可若多本跨度以百年、甚至数百年计的不同著书者都使用了这同一套说辞,“失误”或者“说谎”的可能性就非常之低了。
最初的“星宿天池”,很可能就是这些古籍中记载的那个样子。
至于为何变成现在这般模样,那就只可能是在星宿宫传续的过程中,有某个居心叵测的“聪明人”借助“星宿天池”原来的特性,因势利导,巧妙改变,使之成为了现在这般“恶毒”的模样。
这一刻,孟周想到了晏庄,想到了练子陵,想到了“郑伯”,他的心中几乎得出了肯定的判断。
“都不是什么好鸟!”
“这样的风气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出现这么一个坏种,岂不是理所应当?!”
孟周觉得,这种事发生在“人才辈出”的星宿宫,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是非常正常的操作。
带着这样的念头再去看那些古籍,孟周发现,那些所谓“深藏的、没有言明的秘密”,其实藏得一点都不深。
这些古籍中,没有说星宿宫一句坏话。
凡有提及,都是溢美褒扬之词,毕竟,若有那侮辱诽谤的言语,星宿宫又怎会花大心思将其保存下来,又怎会有与后辈子弟见面的机会呢?
所以,有些真相,并非著书者不想直笔书写,而是实在没办法。
但若有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也并不难寻找出来。
念及于此,孟周想到了他所知道的另一个群体。
前世记忆中那些在皇权凌迫下的史官,不就用这样的笔法将许多事实真相隐藏在毫无波澜的文字之下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