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演唱会的里程碑(1 / 2)
再加上,成员个人都会有些这样那样的私事影响。
比如李忠胜为了“纵贯线”,他自己的吉他工厂已经搁浅多时了,解散后可以尽快投入到“李吉他”的工作。
周华建最想的是尽快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并且周妈妈在演出期间不止一次抱怨他没有时间陪家人。
以及张振粤则希望把时间用在推出新专辑和个人演唱会上等等,诸如此类。
不过这一版的纵贯线,刘清山在创建之初就提出来了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因而并没有制定出一些条条框框,而是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临时决定是否演出。..
并且他主动退出了新歌创作的主导权,而是指定了以李忠胜和罗大有两人为主,这就让以后关于创作方面可能产生的嫌隙避免了过去。
再就是整个乐队没有具体的组团年限,有时间、有兴趣就组在一起演出几场,来去自由得很,也因此避开了这方面的矛盾产生。
更由于多出了一个人,就更加让可灵活掌握的概率最大化了,可以绕开大部分矛盾也就成为了必然。
由于今天去机场接机的人很多,跟着来体育馆看热闹的人也有很多。
进而导致中午和晚上的就餐规模也比较大,尤其是晚上的晚饭时间,算上后来加入的人,居然有一百多人。
好在刘清山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在香江期间的一切伙食费用都由他一个人来承担。
因而即使来再多蹭饭蹭人气的人,也不会动用乐队的公款支出,自然就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但刘清山的酒饭钱可不是白掏的,至少纵贯线演出的头两场的牌面足够大了。
试想有更多的明星观众的到场捧场,势必会大大影响普通观众们的购票热情。
两方原因的叠加之下,就会造成一票难求的市场效应,因此如何开好这个头还是很关键的。
随后的各地演出市场才会被因此哄抬了起来,也算是另类的炒作方式了。
第二天的上午还是忙碌排练的情况,到了下午每个人心里都有了底气,才算是头一回放松了下来,当然特指的是刘清山一方,毕竟他和他的人在下了飞机之后还没有好好调整一下精神状态。
今明两天的演出,也由于这档旅游节目的因素存在,使得演唱会嘉宾规模出奇的强大。
源自于此,首场演出的下午,观众们的踊跃程度几乎都超过了香江电影金像奖的围观场面。
红磡体育馆在演出前的几个小时,就挤满了不下两万人的壮观围观场面。
尽管没有走红毯的流程,但整整几个小时里,各处赶来的人仍旧络绎不绝,这就让即使之前见惯了大场面的几位歌坛前辈,都在大呼超出了想象的市场轰动性。
不过刘清山心里明白着呢,出现如此多的人,无非是好奇心占去了大部分,以后会随着举办地的不同和演出阵容的变化,这种情况后只会越来越平静下来。
但他是绝不会提及此事的,既是为了不想打消成员们的积极性,也是为着有一个真正享受舞台的好心情。
当晚的演出,香江和申城各有一家电视台同步直播。
这一次,刘清山没有再照顾国视,采取的是竞价的方式拍卖出去的直播权。
国视的相关人员,自然对他的不念旧情决定颇有微词,但当晚的演唱会效果等于是狠狠打了对方的脸,让国视颇有些后悔莫及的心情,终于品尝了一次一夜之间翻天覆地的感受。
因为现场的观众反应,就在当天让整个华语音乐市场,见识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华语第一天团。
李忠胜+周华建+张振粤+罗大有+任显齐+刘清山的组合,就等于是华语音乐的天花板,尤其是前五人,是所有华人的青春,记忆,爱的证明......
一股怀旧感,在第一个音符跳动起来之后,就几乎没有平息过,因为大家都在扯着嗓子跟唱,全场大合唱从第一分钟正开始就没有停下来。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意外,因为从开票当天,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卖出了两场演唱会的全部门票,已经在说明纵贯线形式的音乐组合会有多么恐怖的市场号召力。
购买的群体从16岁到70多岁,非常广泛,而主力购买群是在25岁-45岁,他们有这个消费能力,而令门票在全部售罄后的几个小时内,就成为了最紧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