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曲秀贞与乔春燕(1 / 2)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曲秀贞与乔春燕 有近200位建筑工人,参与了光字片的房屋建设,所有房子都 用足了木头、砖瓦,建好掘盖的房子能正常住人、在里面拍戏。
也只有这么兴师动众的巨资搭景,最终的《人世间》剧中场 景,才呈现出这样有质感的效果。
景虽然是搭建的,但是原型真实存在。
它就在哈市道里区的安字片,电视剧中见过的水塔,都真实地 存在过。
只不过那里早就完成拆迁了,而吉省的取景件相对哈市要好 一些,才有了这一次的春城之行。
刘清山之所以来到春城后,没有直接来这里拍摄,而是情愿先 拍了那些倒序的内容? 他认为这里才是所有矛盾冲突的集中之处,也是最需要高光演 技的更细致化体现。
包括他自己,都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让个人感情逐渐地沉浸 进去。
无疑,更多群体戏的后面部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有了前面的角色理解,再回到这 片棚户区的拍摄,每个人对自已所扮演的人物,都有了深刻的理 解。
拍摄前面的部分,代入感就能很容易的出现,而且剧组的住宿 也整体搬来了这里,那种老年间底层人群的聚集区的感觉,就一下 子变得深刻而饱满。
一走进这个后来搭建的“光字片”,70年代的淳朴,扑面而来, 因为那个年代独有的纯真善良,和亲情的描绘更是让所有人都 感到了触动。
那时候天家都很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儿回肉,冬大一身衣 服,夏大一身衣服,没有备用换洗的。
男孩子10岁之前,都是姐姐的旧衣服旧鞋穿。
棉衣是妈妈亲手做的,棉鞋是妈妈亲手纳的。
家里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旧了的38大扛自行车,这唯一的交通工 具是老爸的专属代步,妈妈一辈子不会骑自行车。
住在这里的人,他们同样生活艰辛,但永远闪烁看善良的光 辉。
“觉得苦吗?嚼嚼自己咽了!”
这是剧中男主周秉昆的一句台词,却道尽了人生百味。
这个人物,作为成长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小城工人 他与生活在家乡这个小社会的亲友。
和与时代步伐紧紧相扣的几代人,共同构成了人世间最平凡也 最不俗的人物群像。
所以,人们来到这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入眼的一砖一瓦都承 载看浓浓的时代感。
丁永戴甚至连自己随身的行李都没放下,第一句话就脱口而 出:“这个味道对了!”
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这里所有的生活细节都绝不含糊,真实 地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背景。
还原了真实的社会环境,还原了真实的人物造型,一部跨越五 十年的历史天戏,专注于小人物生活的点点滴滴,演员在才会演得 真实,观众们才会看得过瘾。
剧中扮演曲秀贞的老艺术家张丽,关于她的戏份其实在过去的 二十多天里已经拍完了。
但跟《父母爱情》的那几位老艺术家们一样,她同样没有选择 离开剧组,而是征得了刘清山的同意后,继续留在了剧组里。
她的理由是,自己的成长环境其实是跟周家很相似的,她如今 这个年纪了,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年轻时候跟一大家子人居住在小 平房的那段年月。
今天她的状态也是跟丁永戴一样,感受到了久违的记忆里的那 些东西,眼泪居然一下子夺眶而出。
在原版中,其实张丽所扮演的曲秀贞是描写最成功的人物之 一,人物小传堪比传奇。
一家三烈士的革命经历,自己从法院下放到酱油厂做挂职书 记,文到江北的制糖厂做车间管理员。
丈夫马守常,在军工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被打倒又恢复原职, 在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之间儿度转换。
她的人生大起大落,饱尝冷暖,可以说是那一段晞嘘岁月的真 实写照。
对于主人公周秉昆,曲秀贞的身份始终也处于变化之中。
从苛刻较真、不通情理的领导,渐渐变成了惶惶相惜的良师益 友,在精神世界指引方向的领路人。
如果说周秉昆的刚毅性格来自父亲,处世观念来自亲友和邻里 的影响。
那么他日后对这个世界更深层的理解,在逆境中保持进取的人 生观,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曲秀贞的影响。
故事剧情则很明确地体现了曲秀贞的重要性,请来戏骨演员张 丽对人物进行了重点刻画,将一些剧本中原有的情节得到了精准的 诠释。
臂如第一次请周秉昆吃饭,她让大家下了班不许走,工友们暗 自嘀咕这是要干私活。
她坦然接受驾驶员的敬礼,转头“你行三个上车吧”。
动作语调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观众却能从细微处感受到,这个 老太太也没那么可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