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投产在即(1 / 2)
很快就到了今天的第一站,下沙村,在南左乡,下沙村算是比较富的村子了,可就是比较富的村子,依旧是很穷,全村没有一间正儿八经的青砖大瓦房。巷子都是用石头铺的,非常窄,站在那里张开手,可以摸到两边的墙。
全村有一半人家里没有电器,有电器的人家,也仅限于电视机罢了,村委会里,有全村唯一的一部电话,外出打工的人,就靠这部电话给家里报着平安。
用村支书的话讲,要什么电话,站在院子里吼一嗓子,全村人都能听到。不过,村支书也讲了,现在都比以前强多了,有很多人出去打工赚钱了,以前那才叫真穷呢。
听说王小川是下来扶贫的乡领导,村主任就带着王小川在村里转了转,介绍了介绍情况,总之,就一个字:穷。
村里的房子,很多都是老旧的房子,墙壁发黑斑驳,房顶长着青苔,看起来没有丝毫风景,偶尔能看到一两座漂亮的青砖大瓦房,听说都是外出打工的人,赚了钱回来盖的。
村外的山上,有很多裸露的山皮,光秃秃的,跟人脑袋上的斑秃似的,听村主任介绍,这是因为村里的地太少了,以前人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砍了树种庄稼,谁知没了树,一场大雨下过,就把地跟地里的庄稼冲得干干净净,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最后,村支书陪着两人在一家豆腐脑油饼店吃了点东西,回到村支部时,正好看见,秦主任押运的,装着慰问品的手扶拖拉机赶到了。
“这上面的几袋米面和食用油,是慰问村里的贫困户的,麻烦村支书安排人送去一下,我们还要去下一个村,就不走这个形式了。”王小川指着手扶拖拉机上堆满的货品,对村支书说。
“对,对,你赶快安排几个人,把东西都送出去。另外,支书,你这儿可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不?”秦主任累得脚耙手软地从拖拉机上下来说道。
“秦主任,这里就麻烦你安排一下,你陪着支书走一趟嘛,还是要把我们乡上的关怀,送到贫困户手里才是嘛。”王小川安排秦主任说道。
秦主任一听,脸都快拧出水来,但又没办法,只好连声应着:“好的,好的,王乡长放心。”他心里想,以后再也不敢得罪这位王乡长了,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啊。
从下沙村出来,王小川和杨开森二人又去了坡上村,坡上村在山上,不论好坏,下沙村好歹还算是有条路,可坡上村连条路都没有。
全村二十多户人,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
坡上村的支书介绍说,有电视机也用不起,因为山高路远,电线拉得长,损耗非常大,坡上村的电费是好几块钱一度,谁舍得拿来看电视啊,也就天黑的那会工夫点一下电灯,凑合着把晚饭一吃,然后就拉灯睡觉,听山里的怪叫声,就是这里的娱乐项目了。
杨开森听了之后觉得很心酸,他也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同样是山,情况却是天差地别。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杨开森陪着王小川走遍了南左乡所有的十来个村,距离南左乡越远,村子就越穷,山里没有地,一年到头赚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要用来换粮食,所以很难脱贫。
目睹了这一切的杨开森,也颇有感触,同样是来自山村里的孩子,他心里有了一种要为这里的贫困山民做点事的责任感。
杨开森回到豆腐厂后,工作热情高涨,在他的监督下,豆腐厂新厂房很快就落成了。从德国进口的一套生产线设备也很快运进厂房并安装完成。
当一座颇具现代感的新型食品加工厂出现在南左的时候,把全乡的人都给震住了,新建的厂房不仅整齐漂亮,外观设计和装修上还很有时尚感,内部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专门的职工食堂和活动中心。
当杨开森为豆腐厂的开工投产的准备工作作最后的冲刺时,王小川找到他问:“豆腐厂开快业了,你这边的人员招聘工作准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