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感谢邻里的帮助(中)(1 / 2)
说到李爷爷,要不是之前和来顺婶子去他那里给母亲拿药,听到屋里有人喊他“友河”,估计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样,只知道老一辈的都喊“李老头”,父母辈的喊“李叔”,与自己同辈的都喊“李爷爷”,赶上文邹邹一些的,还象征性的喊上一句“李大夫”。而他原本的名字:李友河从不曾被提起。
据说李爷爷是当年独身一人来的红旗生产大队,那时候还是“祝家村”,这些年也没见过他的儿女,老伴儿找过来。他也是一直一个人,平日里就上山找找草药,队里有人有个小病小痛就来找他看一下,也算应个急。
药费的话,多的时候也就五毛,八毛的,少的时候两毛,三毛。
遇到困难的,就像征给个几斤粗粮也就算药钱了。这也是为啥李爷爷的口碑在大队里一直都很好。
思索间,君卿卿已经到了李爷爷的小院门口。平时白天因为总有人来这边找李爷爷,所以院门在白天都是不关的。
君卿卿直接走了过去,找到了李爷爷,并且和他说明了来意。
送来的东西也算投其所好:一斤猪肉,二斤白面,一包大生产,一斤散装白酒以及一块钱药钱。
李老头看着这些东西,直接问道:“君丫头,这啥意思啊?老头子我就给你拿了几副药而已,上哪儿用的到这些啊?赶紧拿回去,自己好好收起来。”
听到这话,君卿卿真的挺感动的。在七十年代的生产队,大家都是勉强填饱肚子,李爷爷看见这些,不但没什么贪心,还在明知道是拿给他的情况下,依然推回来,确实很难得了。话虽这么说,但是该送的东西还是要送出去的。
“李爷爷,这些东西我不能收回去。先不说本就是您帮忙垫付的药钱,就冲您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帮上一把,也值得我对您的感谢,我爸妈一直告诉我要知恩图报,您要是不收,要么是您觉得我爸妈说的不对,要么就是您觉得东西拿少了。”
“哎呦喂,你这丫头,这嘴皮子越来越厉害了,之前咋没觉得呢!”
“李爷爷,我家情况您也知道,现在爸妈都去了,我要再不明事理,再不挑起事儿来,那后面我这日子肯定越来越难。”
李老头赞赏的拍了拍君小姑娘的肩膀。
“君丫头啊,你能这么想就对了。把自己日子过好才是现在的头等大事。这东西李爷爷厚着脸皮就收下了,哎呦喂,可别说,这酒味儿打你拿过来的时候我就闻到了,你有事儿快去忙,李爷爷我得尝尝这好酒了。”
君卿卿就这么被无情的赶了出来,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李爷爷这边也送完了,最后就是大队长金福叔家了。
到了大队长家的时候,才发现金福叔还有春华婶子都在地头上,家里只有大队长的小女儿祝银芬和大队长的大孙子虎子在家。
君卿卿熟练的从背包中拿出来两颗大白兔给虎子,问到:“虎子能不能帮卿卿姑姑去喊你爷爷回来呀?”
虎子没第一时间接过糖,而是回头看着小姑姑。似乎在询问:“姑姑,我能拿吗?”同时还配上一幅很肉疼的表情,似乎是在说:“姑姑,你要是不让我接着,那就是在捅你可爱大侄子的心啊。”
这小表情瞬间把君卿卿逗笑了。而祝银芬这会儿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最后只好说:“拿着吧,然后快去喊你爷爷回来,就说你卿卿姑姑在。”
虎子马上回头和君卿卿说了句:“谢谢卿卿姑姑,我马上去喊爷爷回来。”然后人就跑没影了。这妥妥的未来长跑选手啊。
说话间,祝银芬也走了过来,顺势挽起君卿卿的胳膊,很是关切地问道:“咋样了?还难受不?”
祝银芬是金福叔的小女儿,今年十五岁,大了君卿卿两岁,但由于君卿卿上学的时候跳过级,所以现在俩人是同班同学。因为在一个生产队,俩人还是同桌,关系一直很好。
“没事儿了,都好了。不然我也不能过来吖。”
说着用布包作掩护,在空间拿出来一个小发夹,上面还有个兔子造型的装饰品。直接塞给祝银芬。
“那就好。对了,这周你请假,咱们班上那个叫李芳婷的还和我打听你呢。”一边说着还一边比划着发夹,脸上的笑收都收不住的趋势。但是和君卿卿的闲聊也一点儿没耽误。
“打听我什么?我咋不认识这人?完全没印象。”
“别说你,我也不认识啊。平时存在感太低了。要不是她突然找我来问你啥时候回来上课,我也不记得这个人。”
“那就奇怪了,她找我干啥?”
“谁知道了,一天神神叨叨的。还说啥,咋还不来学校,不然我上哪儿弄那个玉葫芦去。”
听到这里君卿卿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按理说,小玉葫芦的事情,自己也才是今天知道的,那个李芳婷是怎么知道的呢?
算了,回家还是把东西收起来吧。免得别人老惦记。
虽然不怕事儿,但是要是闲着没事儿找你麻烦,自己也膈应啊。
不过还是和祝银芬说:“银芬,以后再问你,你就告诉她不知道,正好我回头还要和金福叔说我休学一年的事情呢。毕竟家里事情太多,家里就我自己了,所有事情都需要我亲力亲为,我自己也正好适应适应。”
祝银芬还煞有介事的点头赞同。
“确实,反正你也跳级念的初三。这些等我爸回来和他说,需要证明啥的找他要。嘿嘿!”
就这样,俩人又坐在堂屋闲聊了十来分钟,这会儿也听见院门处有人进来的脚步声了,估计是金福叔和虎子回来了。
说话间,君卿卿和祝银芬一起起身往外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