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董卓不信任,憋屈的吕布(1 / 2)
听闻李烨竟然动了要调动赵匡胤兵卒的事,这下孔夫子有点坐不住了,他觉得此事有些不合仁德之道。
“夫子过滤了。”
李烨呵呵一笑,嘴角挂住一抹淡然怪异的微笑:“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么想过要把赵匡胤的部队,全部一口吃下去,但这一次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他什么意思,莫非夫子还不知道?”
孔夫子愣了一下,瞬间反应过来,看来这一次李烨是要成全赵匡胤了。
自从他归顺之后,一直在大夏的军中并没有任何建树,再加上他的部队一部分本身也被打散了,郑恩高怀德他们虽然一直都是一心一意地跟随地跟随他。
奈何天下大事绝对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就算是能,也不会是他赵匡胤,别人都不说了光是在李烨面前他就没有反手的机会。
而今天下,群雄并起,到处都是不能招惹的人物,历史上赵匡胤虽然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可要是和整个历史长河中,其他的君王们相比,他也不是那么出色。
孔夫子自然不知道这些,他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赵匡胤本身已经开始变得畏惧李烨了,至少在它面前赵匡胤从没有占便宜的时候,单单这一条,就足够让他心灰意冷的。
好多事情不都是在一念之间吗?
所以这一次,赵匡胤想要南下休养,或许一方面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还有一方面很可能他也是在向李烨表达出自己的一种态度。
他不想继续留在军队中,而是要做一个富家翁样的人,好好过日子不是也挺爽的嘛?
他这是要以退为进!明哲保身,董白地来到,让赵匡胤已经深切感受到威胁和压力,所以他不得不如此。
孔夫子不住点头,在李烨的言辞中,他找到了正经答案。
但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他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一切呢?
李烨会允许他这样一个枭雄离开自己的眼前?
要是放在过去,李烨肯定就点头了,别看赵匡胤是个枭雄,可是和李烨一比他又算得了什么。李烨有完全的自信,不管赵匡胤之后出现在什么地方,他都能有力监控。
不仅如此,即便是不做任何监控,对赵黑子放任自流又能如何?即便有一天他还能重新组织起千军万马来,到时候李烨仍然也不会在乎。
这一次既然已经降服了他,那从此之后几乎可以认定,赵匡胤已经失去了和他争霸的机会,面对一个手下败将,想要二次拿捏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这些都是李烨之前的想法和行为,这一次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赵匡胤离开军营!
“为何?”
不但孔夫子有点懵,一旁的薛仁贵和袁崇焕也觉得有些不能理解,反正他现在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权利,又不在李烨体系的核心中,属于可有可无的玩意,有他五八,没他四十。
那么非要把这样一个人留在手中,又是为了什么?
他们不能理解,也无法理解。
看着众人诧异的模样,李烨嘴角的笑容越发冷峻起来,他悠悠然地告诉众人,因为眼下吕布和董卓还没有完全被降服,再加上另外一边女真人的异动。
这一切都昭示着一场大变将要出现,他不得不小心应对。
赵匡胤虽然没有能力扰乱局面,但她也不想让现在本来就不够明确的局势中,再多出一粒老鼠屎来。
另一边,李儒现在也终于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之前给李烨送去那份申请宽限延时的书信时,李儒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李烨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愿意自然最好,反之要是对方不愿意,甚至以此为理由,来进攻他们麻烦就大了。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不错。
李儒恭恭敬敬地站在董卓面前,把身子压得很低很低,他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董卓身上只要他点点头或者摇摇头,事情就会立刻得出结论。
深吸口气,董卓开口了,与之前相比,这一次他的态度要坚决,冷峻很多。
董卓深切地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拒绝李烨已经不可能,再加上他本来就十分强硬的态度,所以最后董卓还是只能就范,他答应了。
李儒闻言,大喜过望,立刻向董卓请命,要亲自前往李烨军中,将此事道明。
这样邀功请赏,买好的时候如何少得了他?
董卓微微点头,凶恶的脸上,多了几分不舍,他不知道这一次董白嫁给李烨之后,是否能过上她想要的日子……
但是从现在开始,好多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左右控制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这次,他被迫无奈的选择没有错,是正确的。
第三次来到李烨军中,看着满营之内,威武的将士李儒心中感叹不已,物是人非几多时,今朝来去不成空。
跟随守卫来到中军,李儒当时大礼到地,瞧着他满脸喜悦的样子,李烨就知道必然是自己的要求,已经被董卓所允。
李儒如实将董卓的话,和盘托出,一个字他也不敢更改。
“这就是我家董公的意思,还请您看,若是没有不足之处,咱们……”
不用他后面的话说完,李烨这边把手一挥,当时拦下,说三道四无用,既然他前一次能允准董卓申请延续时间,就证明其本身还是很有诚意的。
所以从此之后,两家合二为一,董卓也成了大夏的太国丈。
作为传话的使者,也等于是半个媒人的李儒,自然也得到了李烨丰厚的赏赐,光是给他的金子,就有足足二十锭马蹄金!
另外一并给他的,还有玉璧两枚,朱漆木器一组,连带着一套三个的编钟组。
前几样东西都是靠价值取胜,而最后一套编钟,则等于是对李儒本人的认可,若非是有功劳在身的人,决不允许使用编钟,因为这东西本就是身份的象征。
自古以来,编钟之物,从不落于百姓家,非王侯将相,士大夫公卿而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