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臣等正欲死,陛下何故先降?(1 / 2)
看似这只是一些普通的话语,但李儒却很清楚,如果这些话一旦要是说错了,或者提前透露出来,而导致吕布出现狂悖的行为,到时候不但是他们,只怕连董卓都要跟着倒霉。
对董卓,李儒倒是心怀感激,如果不是他的话,自己也肯定走不到今天的位置上。
所以这一切,李儒心里都详细有数,眼下他只能期望吕布,自己把一切想明白了。
但是真的要想明白,也不那么容易……
酒宴还在继续,不管他们两个现在什么心情,到底是有多低落,另外一边薛仁贵和李傕郭汜他们,倒是一直推杯换盏的,好像是多少年没见过的老朋友一样。
彼此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
从李烨等人离开宴会之后,薛仁贵这边也算放飞自我了,他和李傕等人说得最多说得最多的,就是战场上的那些事。
这些家伙从来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因为他们都是武将出身,所以彼此之间除了豪爽的性情之外,说的唯一话题就是各自过去的功绩,这也算是薛仁贵的一个小心思吧。
他希望利用这一场宴会,确立一下,自己在这些人中的地位。..
他们过去在董卓手下一直都是颇受重视,现在到了李烨这边为了保证双方能够相和融洽,李烨也三令五申,任何人不得故意同原董卓军的将领,发生矛盾,他希望大家可以平和地一切共事。
那么这样一来,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董白的关系,所以董卓现在成了李烨的太丈人,人家都是一家的了,那么这些武将自然而然也就自动解散到李烨的部下。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薛仁贵等都是持平的;可这些家伙毕竟是后来者,薛仁贵也好,还是其他跟随李烨的武将也罢,谁能放任他们后来居上?
就算是和自己并肩而行,那也觉得丢人。
薛仁贵现在要在他们面前确立自己的身份,相信之后李烨部下的其他将佐们,也都会一一这样做,他不过就是近水楼台罢了。
营房之中,气氛热烈!
营房之外,昏沉的月光也显得比平日多了几分温度。
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刚刚借故酒醉离席的赵匡胤,正和他结拜兄弟郑恩,以及高怀德、赵普,漫步在军营中,他的心很乱。
今天这一场宴会,赵匡胤全都看在眼中,想想他当时来到李烨帐下的时候,是多么卑微?
反观董卓,不但是好酒好菜好招待的,而且他的身份也一跃而成,成了李烨得太丈人……
只怕是这老家伙日后会一直压在自己的脖子上啊!
赵匡胤能走到今天,吃亏占便宜的事,他早就不在乎了,关键是现在董卓突然现身,横插一杠子,到时候他和他的兄弟们,这个前途会不会受到影响。
在赵匡胤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身份,和董卓其实差不多,两人本身也都还合作过,要是他们一直都能保持同样的身份地位。
赵匡胤倒是也不在乎什么,反正现在这个乱世,彼此之间能保证没有争斗,就已经是相当好的一件事。
可现在问题在于,董卓的身份变了!
再加上他之前所担心的,因为他曾经算是背叛过董卓,所以日后董卓那老匹夫,会不会给他施加压力,暗中下绊子,都还是未知数。
赵匡胤满脸愁容,他的两个兄弟,倒是也都没有什么很好地开解方式。
但赵普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倒是觉得这或许不该是影响他情绪的问题,因为董卓这边不管他的地位变成什么样子,最后他都逃脱不了一个束缚。
他也是投降过来的,而且赵匡胤当时是主动投降,他属于被逼无奈,只好被迫前来。
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如果说他们的前途,会因为董卓的到来而受到影响,那么刚才在宴会上的时候,李烨就该给吕布等人进行敕封,借用这个时机,直接力压赵匡胤方面一头。
可事实李烨没有这么做,所以这就说明,或许这件事本身和他们所想的并不一样。
经过这么久的了解,对于赵普而言,如果要真是李烨想要提拔谁,或者是针对谁,要么就会做得滴水不漏,除了当事人之外,都难以发觉。
还有一种方式,是大张旗鼓!
前者适用于李烨认为,尚且还强大的对手,后者则是用在谁身上都行。
那么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他们是李烨需要重视的力量吗?
答案相当显然——不是!
既然连这个都算不上,又何必担心那么多?
他的言论虽然的确宽慰了赵匡胤的情绪,但他还是告诉赵普,以后这些话绝对不能再提起。
说一次,算是他在为自己解惑,可要是说得多了,两次三次的被人知道之后,这或许会被李烨认定为,是胁迫他的一种方式。
事态一旦变成那个样子,赵匡胤这支队伍也就走到头了。
赵匡胤微微点头,但脸色还是十分难看:“现在的情况说到底,我们就只有等待了?”
赵普点点头,随后将目光转移到高怀德、郑恩两人身上。
他嘱托二人,一定要在这阶段,保护好赵匡胤的安全,他虽然不相信董卓现在会来下杀手,可是他手底下的那帮人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那个李儒,看似他是个读书人,但是心如蛇蝎一样。
这一次可以说冒危险最多的人就是他了,几次来到李烨军中做信使,看似挺风光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个随时可能掉脑袋的活儿。
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然而事实上,这就是一句用来自欺欺人的屁话,在当下这个乱世,阴谋阳谋层出不穷,大家所关注的也一直都是实际上的东西。
作为一个使者,要面对的却是对方的最高领袖,身份本来就不对等,万一到时候再因为说错话,或是其他的一些缘故,信使触怒了对方的领袖,那要他的脑袋,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