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嚣张的倭国(1 / 2)
将军府在倭国内,属于绝对的霸主。
各方大名臣服,下统数千里山河,百姓以千万计数,可谓雄阔,其上雄主丰臣秀吉,武力超群,素有谋略,在此前的倭国,丰臣秀吉还有德川家这个老对头,但织田信长死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真正关系暴露,人们才恍然发觉,原来这两方早就背着上代将军伉通一气。
外无患,内无忧,虽说将军好战,但总比喜欢搜刮钱财的人好一点。
这是倭国内不少百姓的想法。
别看倭寇在高句丽貌似战死了不少人,但那都是各方大名出兵居多,而各方大名又有着各自领土,领地内人口禁止流动,所以高句丽一战的悲惨教训,并没有让倭寇百姓感同身受,不少百姓甚至不知道自家打了这么一场败仗。
倭寇首府江仁府,城池正中央的将军宅邸之中,浓烈酒味肆意飘散,仆人匆匆而行,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而在宅邸深处,有身着和服脸上画着白底红唇的艺伎带着笑意,迈着小碎步停在门前。
她因钱而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正要道一声打扰拉开门,旁边却有只手按住房门,将艺伎吓了一跳。
“德川大人!”
看清来人,艺伎赶忙退到一边,跪下身去。
“贺子小姐,你先回去吧,这里今天不接客了。”
德川家康声音淡漠,手中握着倭刀,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艺伎,便拉开门走了进去。
“好……好。”
贺子也不敢多问。
只在离开前,用低垂的头小心往房间里瞥了一眼。
这一眼,几乎让她肝胆都吓破了。
那房间中有不少男女艺伎,浑身衣物自是不整,不论身价如何,所有人都在费心伺候着中央的将军,可那位德川家的大人在走进去后,便抽出了刀,二话不说四处胡砍起来。
在他的刀下,艺伎们在尖叫,在求饶,在逃跑。
求饶者没有收获怜悯,尖叫者很快死去,逃跑的在劫难逃,都被四面的护卫拦在了屋子里。
“德川大人反叛了?”贺子吓的面皮都在抖,再不敢多想,只庆幸于自己能活下来,若不是正好被拦住,她恐怕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员了。
而在房间里,反叛并未发生。
在德川家康砍杀这群艺伎时,丰臣秀吉只是看着,没有丝毫表示。
有人向他求饶,他却躺在那踢出一脚,将求饶的人踹到刀下,浑然一副冷血模样。
“你的火气消了吗?”
半个时辰后,丰臣秀吉问道。
德川家康将刀扔到一边,接过白布擦拭着手掌,他动作慢条斯理,回答却并不慢。
“如果这些血能够唤起你的志气,那就够了。”
反言之,便是不够,若是这位搭档不振作起来,他可以杀光整个江仁府的所有艺伎,反正都是敛财的工具,给他们幕后的大商人和武士家族些补偿就是。
丰臣秀吉没有多少惊讶,他只是低着头,做出沉思状。
良久,直至德川家康脸色开始难看起来,他才浑身一抖,恍若惊醒,揉着睡眼站起来,他竟是在遍地的血泊和残肢中睡了一觉!
“那便振作吧。”
丰臣秀吉踏着湿滑污血往外走去。
他望着院中正落叶的枫树,又跳过它眺望更加橙黄和璀璨的落日,抱着胸道:“这段时间麻烦你帮忙扫尾了,我实在有些不像样。”
“不过……”他伸了个懒腰:“也是时候开始重新计划,将第二故乡真正握在手中了。”
细细听着他的话,德川家康没有任何表示,只嘴角多了一丝笑意,不过很快,他好像想起什么,那一丝笑意随之收敛,板着脸道:“你也的确该行动了。”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封信。
“这是大夏人在海上射来的信,我想你需要好好看看了。”
丰臣秀吉接过信件,只看一眼,眉头便飞速簇了起来。
“不能答应,这是在割肉!”
他寒声道。
“的确如此。”德川家康点头赞同:“只要开了口子,以夏人做生意的能力,咱们就阻止不起第三次远征了,没有哪个大名会跟不给好处的将军站在一起。”
“不过,你打算怎么对付他们?”
在德川家康的凝视下,丰臣秀吉轻声道:“听说,夏朝跟隋朝开战了。”
“我以为你还泡在酒杯和艺伎的怀里。”德川家康调侃了一句。
“身为将军,总是要对敌人抱有警惕。”丰臣秀吉眨眨眼,没再多说:“通知那些大名过来吧,既然吃饱了,总得跟着一起做点事才是,不然像什么话。”
……
与此同时,大隋胶州近海边上。
能够登陆大型船只,必须是天然的港口,否则搁浅和上岸困难总得选择一个,而这种天然港口的周围,又必然会有渔村存在,要问为什么?因为天然港口养的起。
当大夏的船只在没有挂旗帜抵达这处海岸时,就碰见了这么一处渔村。
这里的渔民没能认出黄盖等人的夏人身份,反而是渔村的村长跟手脚粗壮的朱重八很聊的来,朱重八讲水稻该种在哪,水深多少合适,村长扯海带怎么养,野生海带怎么采,聊的就是一个随遇而安。
一番寒暄,确认对方真的认不出自己等人,黄盖等人松了口气,同时将屠村的想法默默按下。
“李老哥啊,俺是带人来逃难的,能不能麻烦你帮忙看下这些船啊,俺们的家当可都换了这些船了,等回头找着买主了再回来。”
朱元璋看着李村长,语气恳切道。
“找买主?”
李村长看了一眼这将眼前海湾几乎铺满的大船,有些傻眼。
“就侬们还找买主啊,谁买得起哦?”
“这老哥你就不用管了,只要老哥你帮忙看好船,回头要是顺利,我留一艘大船给你们村子打鱼都成!”朱重八大笑道。
“不用不用,这贵重的东西哪能要!”
半个时辰后,黄盖部只留下寥寥五百人,便离开了渔村,带着近二十万逃荒大军走入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