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曹操的新制(2 / 2)
虽然曹操只是答应在一地试行,但枣祗对于自己提出的屯田还是很有自信的,他相信,只要曹操看到了屯田的巨大收获,一定会全面推行的。
想了想曹操又问道,“除了组织流民屯田,军队可以屯田吗?”
最早的屯田制度可就是军屯啊!曹操没道理放着军队不用啊!尤其是良莠不齐又数量庞大的青州兵,完全能将其中的老弱转为屯田兵啊!这样既能增加屯田的数量,又能精简军队数量,让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对于曹操的问题,两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军屯也是可行的,只是要和民屯分开,而且在分成上也可以进行区分。”
曹操点了点头,大不了将民屯和军屯以及普通百姓的户籍分开就是了,民屯的话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以此激励屯田户全身心的投入农业耕种种,军屯的话,就没有那么麻烦了。要是屯田制度真的有用的话,正好推行军屯制度。
送走了枣祗和韩浩,曹操坐了下来,粮食的问题暂时是急不来了,试行屯田制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只要安安稳稳的发展一段时间,粮食的问题迟早是能解决的。
那就剩下另一个重要问题了,兵员!
乱世最重要的就是粮和兵,粮食这边有枣祗提出的军屯制度,那兵员方面,是不是也能推行一些新的制度呢?
现在各大诸侯都面临着粮食和兵员的两大问题,也拿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
董璜是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度,均田提供粮草,府兵提供大量兵员。同时还有不种地只管征战,领取丰厚军饷的西凉精锐和羌胡、屠各义从的异族精锐,可以说是最完善的。
袁绍的话,似乎是依靠世家大族提供钱粮和兵员;袁术手下的军队都是依靠丰厚的钱粮征募而来,只是因为这家伙来者不拒,什么人都往军队里招,所以战斗力低下。
这是当世最强的三个势力,但曹操都学不来。他不像袁术,有袁家和豫州世家的全力支持,根本不必为钱粮发愁;他也不像袁绍,拥有巨大的声望,可以吸引世家拿出军队和粮食下注;甚至他都没法像董璜一样推行均田和府兵制度,因为他的领地是四战之地啊!
兖州的世家虽然已经损失惨重,而且还有不少的荒地,均田制度虽然可以推广。但是均田制见效太慢了,他四周都是敌人,根本没时间慢慢推行,他赌不起。而且他的领地太小,不能和董璜相提并论。
至于府兵制度?这东西完全就是依赖均田制才存在的,单独存在的话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啊!
曹操相信,屯田制度才是更适合他的制度,董璜均田制二十税一,他的屯田制度直接六四分成,积攒粮草的速度一定是董璜的数倍,就算领地和人口比不上董璜,粮草也不会比董璜少了。
但兵制呢?该怎么解决兵制的问题?现在自己手下虽然有数万军队,但曹操很清楚,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兵马会被不断的消耗,而且会越来越难得到补充。要是没有一套完善的兵制,为自己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那自己一定不是董璜的对手。
嗯?能不能让这些士卒世代从军呢?这样一来,军队的兵员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曹操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开始沿着这个思路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