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村里的人回来了(2 / 2)
其实,要是梦里的自己没去逃荒就好了。一家人留在县里难是难点,但好歹人都活着。
而且她们县的官儿都是做实事的好官,只要熬一熬,能吃苦,就能活下去。
三娘跟着大家来到衙门,与想象中大排长龙的情景相反,衙门前门可罗雀,根本不见什么人。
衙役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免费发东西,怎么就没人来呢?他们来领粥的时候,不是还挺积极的吗?
好不容易见三娘一伙人,欣喜地招了招手:“来领种子是不是,来这儿排队。”
“哎,好好。”村长顺从地应了声,便招呼身后的众人排好队。
村里其他人见着这情景也是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乖乖的听话排队。
怎么回事?县里的村子也不少,怎么见着好像就他们村来领种子。这才白送的种子还有人不要不成?
衙役拿着他们的户籍核对,确认了户籍上的人头数,而后头还有几个衙役拿着一杆秤给他们按人头数称种子。
还挺人性化的,三娘在心中赞叹地点了点头。
也不知是谁提的方法,真是不错。
三娘排在队伍的后面,等宋致领完种子,就轮到她了。
三娘小心地把一张纸展开,把这张户籍递给衙役。
“户主宋三娘,家里就你跟一个归家的小姑是吗?”衙役拿着户籍,心里觉得这家也太奇怪了吧。
对和离回家的女子,他们如今的社会风气并不歧视,只是这归家的小姑跟立了女户的侄女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呀。
三娘点点头,回答道:“是,我家就我和我小姑。”
虽然如今张家三口人也归她管,只是他们是从外地逃荒来的,不是本地户口,不能领种子。
三娘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此地县令能管好他们本县人,让他们本县人不至于大批量饿死,就已经够了不起了。
县令本人也是这么觉得的。
至于外乡人,他是爱莫能助呀。
三娘成功拿到两人份的种子,种子是用一个粗糙的小布袋装着的,实在不算多,但胜在免费。
三娘在他们称种子时见着了,袋子里的种子全是玉米粒。
三娘捏了捏袋子里晒干的玉米粒,心里有了计较。
这玉米属于早熟的农作物,三个月就能成熟。
如今他们需要的正是能够快速成熟的庄稼,而且玉米的产量大,耐干旱,正是现在人们最需要的。
他们真是用心良苦了。
其实朝廷的能力也有限,这次旱灾涉及的地区太广了,他们也怕顾此失彼,便一视同仁地都分发了这点种子。
不过只要人勤勉,也足够帮大家渡过难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