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接收灾民,以工代赈(1 / 2)
1941年11月底,天气渐冷。
陇海线以南,豫东各地均有拖家带口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向着北边而来。
由于鲁西南这一粮仓的被八路军占据,三十五师团的日军为了完成筹粮任务,在秋收之时,纷纷派遣麾下的伪军,对占领区内的民众下手。
本就受天灾的影响,收成欠收,又遭到了小鬼子的横征暴敛,一些生活困苦的老百姓眼瞅着日子活不下去了,其中心思机灵者索性心一横,决定带着一家老小投奔八路军去。
日军在当地实行保甲制度,对占领区管控极严,八路军的游击队尚不能活动自如,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
这一情况很快被当地的日军发现,打死打伤者不在少数,而各地陆续将占领区内老百姓北上的情况上报了三十五师团师团部。
起初,原田熊吉并没有在意,在他眼里,中国老百姓的性命如同草芥一般,为了不使占领区内的人力及物力流入八路军根据地,死伤些许支那人又算什么。
“师团长阁下,现在的情况不同于以前,八路军已经占据了人口密集的鲁西南各县,并不缺少兵源,相反,由于今年的收成不好,来年也有干旱的迹象,如果有大量人口涌入八路军根据地,想必对于八路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地负担,借此机会,皇军也可派遣人员混入支那民众之中,打探八路军根据地的布防情况,而皇军的占领区内却能减少混乱,何乐而不为?”一旁的参谋长建议道。
原田熊吉当即领会了参谋长的意图,随后对着副官说道:“命令各地守军,将师管区内支那普通民众驱赶至八路军境内!”
“嗨!”副官应道。
话分两头,随着鲁西南根据地的开辟,从地方到部队的建设一直在大步向前。
日军在当地经营的工厂以及矿山被八路军全盘接收,诸如被服厂、煤油厂、发电厂、水泥厂等非军工产业。
唯一可惜的是,河泽虽是日军重镇,却没有像邯单一般形成自供自给的后勤体系,筹建鲁西南兵工厂的计划只能慢慢实施。
除此之外,曹县之张湾、青岗集两地有日军经营的大型矿山,其内尽是优质焦煤田,定陶日军专门设立的炼钢厂,境内有铁矿、铜矿数处。
最让人惊喜的是,副总参谋长带来的技术人员在城武与单县交界发现了岩盐矿床,据技术人员反应,该矿床埋藏较浅,以目前的开采水平来看,其矿厚度足够开采五十年之久。
民以食为天,但一日三餐却唯独少不了盐。
自古以来,贩盐这一行当向来是暴利,按照之前的约定,八路军需要将岩盐的销售方面让利,每年三分之一产量的岩盐由当地大户向鲁西南地区以外进行销售。
从目前来看,此乃双赢之举,此种举措类似于太南根据地的货行,用实打实的利益将当地的地主大户绑到八路军的战车之上,同时诱使地主大户的发展重心从农业转移到商业上来,有利的缓解了根据地在农业方面生产资料的矛盾。
从另一面看,虽然打破了官方的垄断,但前提是当地大户不得在根据地内销售,保住了八路军的基本盘,同时利用当地大户的人脉、渠道拓宽了销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