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军纪糜烂(1 / 2)
1942年7月下旬的夜晚,酷暑难耐,空气中带着厚重的泥土气息。
横岭关曾经是中日双方对峙的前线,但随着国军在中条山收复失地,将防区向北扩张,横岭关也失去了关隘的作用。
驻守于此的乃是国军第9军一部,该军下辖第47师、第54师,原先隶属于第十四集团军,可是自从卫长官调离之后,李默庵为削减十四集团军的实力,于是将第九军划归战区直属。
整个中条山大体上呈现东西走向,而国军在此的布防也是有讲究的,假若沿着山脉走向东西布防,宛如一字长蛇阵,驻防部队则会因为防区漫长而东西不能相顾,实乃兵家大忌。
是以,卫长官在离任之前,确定了整体的布防计划,整个中条山地区大体呈现西、中、东三个大防区,各个大防区内在划分为若干个东西走向的小防区。
中条山最西边的永济县为起点至平陆县一带的茅津渡一线以北,包括同蒲线重镇运城,以及作为屏障的闻喜、夏县、万泉等地,由卫长官嫡系的刘茂恩第十四集团军以及孔令恂第80军驻守。
该部国军职责重大,既需要抵抗沿同蒲铁路从临汾南下的日军,又需要固守风陵渡这一连接陕省的重要渡口,是敌我双方对峙的核心区域。
以卫长官之意,应调动黄河以南的第一战区一部北上支援,以填充因防区扩大而导致兵力空虚的漏洞。
然老头子却因为卫长官有拥兵自重之疑而将其调离,李默庵上任之后,不仅没有增加兵力,反而将布防西部的第9军从西部调至中部。
中部则是从平陆至垣曲县一线以北,以中部的横岭关为枢纽,南北呼应,由曾万钟的第5集团军以及裴昌会第九军驻守。
东部则是从垣曲县至温县一线以北,包括北部的济源、阳城等地,以及道清铁路尽头的重镇沁阳,驻守于此的乃是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
从战略上而言,中条山地区的国军占据地形优势,且东、西两部国军可随时切断日军进攻的铁路线。
可偏偏又受限于中条山地区复杂多变的地形,虽然有三个集团军另两个军的兵力,却使得各部联系松散。
是夜,横岭关的国军并没有集体驻扎在闷热营房里,反而在军官的默许下,有过半的士兵进行轮休。
当地的村庄虽然距离横岭关有一段距离,但却是官兵们潇洒的好去处,盖因每个村子里都有军官或者大户专门为士兵们提供玩乐的地方。
“来来来,他娘的,咱哥几个得喝痛快了,凭什么当官的在后方吃香的喝辣的,咱们兄弟们就得在这受苦?喝完了,再去窑子里逛一圈。”
“连长,你说的倒是容易,我们可没有你这么大的面子,能在吴副官的窑子里赊账,兄弟们一个月没几个钱,可都搭在女人身上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人连连点头,女人的被窝他们肯定都想睡,可是奈何囊中羞涩,于是一个个的在这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