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种族等级3(1 / 2)
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人、通古斯人(纯种的满洲人)、维吾尔人、蒙古人、南亚的黄种人为第四等级。
他们长处不多短处不少,最大的短处就是安于现状,追忆过去的辉煌,目光短浅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满洲人不思进取不消我讲。八旗子弟是废物的代名词,时至今日全满族也没有诞生几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还不如蒙古人有朝气。虽然蒙古人也一蹶不振,至少人家牢牢占据着祖传之地。
印度至今还保留着四个等级的种族制度,特权阶级生来就是高官,无需学习就能掌控国家,下贱阶级永远劳作无法改变。
在汉族历史上,那样的特权阶层叫作士族,他们简直就是国家毒瘤。从三国开始,到宋朝建立,这段时间里所有杰出的君王都把处理他们当做重要工作。
曹公首开考试选拔官员,重用寒门学子制衡士族。士族通过攻略曹二代的方式,废除曹公政策,导致五胡入侵,古汉族灭亡,500年混乱。
隋炀帝杨广正式立法固化科举制度,用寒门学子冲击士族争夺国家官位;通过征讨高句丽,用大义名份逼着士族派出私兵出国征战。士族们通过支持全国暴动的方式灭亡隋朝。
唐太宗李世民不断强化前朝手段,蚕食士族根基。他的儿子,儿媳妇,李治和武则天感觉那么做进度太慢,于是通过扣罪名,抓不法的方式一家一家灭士族。到唐明皇李隆基执政时延续这一政策,将半壁江山上的士族清洗殆尽,国家空前强盛。士族为反抗国家,支持安禄山造反搅乱唐朝政治,他们趁机镇压立功,重新崛起。
唐朝后期黄巢造反攻入京都,将唐朝三品以上的高官连同他们的家族全部杀光。
那一次几乎将中国士族斩草除根,从此以后中国政府进入开国武勋和文官并举的时代。理论上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科举考试成为主流,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的考公务员制度。
考试虽不是尽善尽美,亦非绝对公平公正,但鱼跃龙门的希望实实在在摆在汉人面前。所有人为之疯狂,为之奋斗,经过上千年发展,为争上游努力学习,愈挫愈勇的无畏精神渗进汉族的基因。
恋栈权势固然不对,奋进精神却是汉族之宝。它促使无数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使我们得以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在求知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中国教科书内容之丰冠绝天下,初中毕业生掌握的数理化知识比其它国家高中毕业生还要多,足见中国人学习时的拼命),使整个民族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印度人一生下来命运就已经注定,既然已经注定谁还去努力拼搏?
上等印度人权势永享财色双收,无忧无虑乐安天命;
下等印度人温顺无比安贫乐道,浑浑噩噩听天由命。
他们日复一日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一亿人口九亿牲口的社会模式,如同一潭死水。这种民族若能兴旺那就是老天瞎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