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神情慌乱(1 / 2)
从此,秦铭正式拥有他人生中的首个武器。
而在这头,宴会已渐近尾声。
赵高三步并两步闯入内廷,在秦王嬴政面前,神情慌乱而紧张。
第76章 见到赵体回禀,秦王嬴政放下手中酒杯,面色从欢喜转变为阴沉,眉头紧蹙。
“赵高,朕不是交代过今天不得进宫吗?”
面对 ** 的质问,赵高立刻伏地痛哭道:“陛下,微臣有紧急八百里加急文书待呈,无奈只好抗旨。”
“究竟何事?”
秦王厉声道。
“苍天不公,东郡黄河突发决堤,洪水狂泻,百万余亩农田尽被淹没!”
闻言,嬴政霍然起身,面容瞬间严峻。
对抗旨的事暂且不论,秦王怒吼一声:“立刻上朝!”
大袖一挥,对那些还在兴致高昂议论纷纷的大臣下令:“半个时辰内不能进入大殿的,格杀勿论!”
语毕,嬴政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满殿臣僚被突如其来的命令惊得面面相觑,心寒无比,他们顾不上黑夜,一个个连滚带爬赶往朝堂。
心里暗自骂道:性命关天啊!
群臣散去,赵高随后跟进,但离开之前冷眼扫视一圈,并未见到秦铭的身影。
这才恭敬地施了一礼,匆匆离去。
东郡作为中原的核心地带,其地理优势在于占有了大半个良田资源,历来为兵家所争夺的重要区域。
一统天下后,秦始皇更是格外注重这里,因天下亿万苍生的命运都仰仗这里的粮仓供给。
当初秦渠开凿,使得河两岸的广袤田地受益于灌溉灌溉,令关中地区丰饶富饶,为一统之战奠定了扎实基础。
然而,那时关中土地的产出尚不足以支持秦的全局扩张。
相反,东郡的农田储备才是天下的粮食仓库。
但纵有这巨大储备,强大的魏国却并未因此问鼎天下的原因就在于东郡的粮食储备不稳定,丰收时富饶如海,但水患频发之时,满境便会变成荒芜的贫瘠之地,时而繁华时而凋敝。
因此,在诸多战国中,魏国几乎成了最不起眼的存在。
现今,这道巨大的难题被摊到了大秦身上。
在大秦统治期间,东郡(原魏 ** 土)曾有过安宁时光,只是遭遇小规模灾害,但依然年年丰裕。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年,这个曾经风平浪静的地方竟遭逢空前水灾。
受灾面积达到百万亩,如此严重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将难以设想——东郡将哀鸿遍野,民众陷入苦难,成为秦国的大危机。
这样的恢复期,可能不仅仅是一年两载,更甚数年乃至长久。
夜幕降临,大殿中依然灯火通明,众人通宵无眠商讨应对策略。
而这一切巨变,秦铭尚且毫无所觉,他全身心投入研究刚得到的力量。
逆鳞——这柄奇异的剑彻底突破了秦铭对事物的认知,它可以创造出异次元空间、定格时间、撼动心灵,这样的力量还能算是武侠的范畴吗?这根本是仙侠世界的神奇能力啊!
但秦铭并未感到困扰,反而更为满足。
毕竟那些强大能力已经融入他自身,无需再借媒介施展,真正成为了他的力量来源。
其他人即便同样得到逆鳞,也无法复刻这样的独特力量。
接下来的几天里,秦王嬴政与长子扶苏都没有主动寻觅过他,倒是他在听风院的日子显得颇为安逸。
但秦铭也没闲着,一边钻研盐分提炼技术,一边探讨硝石性质,同时还沉迷于书海之中了解这个世界的知识。
并且,凭借着种种迹象,秦铭隐隐猜透了嬴政正暗中下令建造的那个神秘高塔会在何处。
这不是桑海城的位置,而是高塔还在修建的那个南中国海附近的海湾岛屿上。
之所以选在那里,一方面因为海湾离南越近,木材丰富;更重要的,那儿有大桑木材,这种材料正是构建蜃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天,正当秦铭专注测试精盐提炼过程的关键环节时,满脸倦容的嬴政敲开了他的小院门。
连日高强度的政治会议与行政事务让这位华夏始皇帝显得有些疲惫不堪。
进来后,他开口:“进来歇会儿吧。”
这几天忙碌使嬴政的神情中多了份难以言喻的疲惫。
尽管闭门不出,但通过章邯,秦铭早已了解朝廷上的风云变化。
面对这样的嬴政,他开口道:“陛下保重,国家需你坐镇,一旦你有任何差池,比任何危机都更棘手。”
他知道,“任何危机”
指的是近期的洪灾问题。
闻言,嬴政开玩笑道:“朕的寿数不是你还算得出吗?如今怎可能死得了?”
秦铭不回避地回答:“或许是过度劳累留下了隐患。
因此,陛下仍要珍重。”
在这位至高无上的王者面前,秦铭丝毫不见恭敬,仿佛是老朋友般直率地讨论皇上的安危,无所顾忌。
对此,嬴政倒是释然:“我来找你便是想找个人轻松聊会儿。
朝中气氛压抑沉闷,实在令人憋闷。”
“陛下是否有某件事想要咨询我?”
秦铭好奇问道,猜想是关于大秦未来的一些事情。
然而,嬴政并未深入那主题,反而转移了话题:“无论有何事,都能来见朕吗?”
“当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天下是陛下你的。
想去哪儿就去哪。”
秦铭如此回应。
“能有如此自由该多美妙。
表面看来朕权柄在握,可以掌控世间一切,可实则每日被困书房与宫殿,打交道的只有人脸和简牍。
相比起来,你不愧是我的‘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
看得出来,嬴政十分欣赏秦铭的自由生活方式。
秦铭却直白地说起自己的态度:“陛下,请允许我保持置身事外。
复杂的官场事务让我头疼。”
听到这里,嬴政无奈地摇头笑了。
二人的关系就像多年的挚友一般,毫无距离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