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海军基地(1 / 2)
赢夜也赞同这想法,毕竟现在华夏正是缺人的时候,带回去不管是搞建设,还是种地养马都是好手。。
稍一思索便说道:“这件事我赞同,找个聚集地,让他们成为我大秦的少数民族,科举和军功制度都向他们开放,但仅限于牧民。
另外斩首就算了,将头曼和冒顿抓到咸阳来便是。
头曼贪生怕死,我们完全可以让他所掌管的匈奴军队解散,然后高价收购他们的羊毛,我会从系统中买一些处理羊毛的技术,使这些羊毛变成羊毛衣,这样冬天我大秦也多了一种御寒的法子。
冒顿我的想法是让他成为那些生活在大秦境内少数民族的一员,随后通过军功制或者武举考试成为高级统帅。
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纽带。
毕竟华夏从唐朝开始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之前的民族融合是因为战争,现在的民族融合却是武力威慑下的和平的民族融合。
这也算一个好的改变。
这也算是一个例子,我们周边的百越将来也可以这样处理。
我们大秦百姓的生活比他们族中高层的生活还要好,他们看在眼里。
百越藏在山中的百姓见大秦的百姓生活顺畅,自然也会想要加入大秦,到时候百越百姓都来大秦了,那百越不就是我大秦的。
冒顿的例子在那里,那些高层自然也不会反对。”
赢夜不认为战争能够解决问题,毕竟原来华夏的历史中,匈奴也没有灭亡,反而是去西方,成为了西方的上帝之鞭。
大月氏也去西方建立了贵霜帝国。
这对于大秦一统全球增加了困难。
想要一统,就要包容。
历史上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多么大的成就,可亚历山大死后不久分崩离析。
元朝巅峰之时的疆域也很辽阔,可后来元朝灭亡的也很快。
还有原来的大秦,不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扶苏,这件事就按照小七的办,做好大秦百姓的思想工作,咸阳日报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百姓尽可能的了解大秦的此次行动的意义。
特别是北方百姓,他们与匈奴有血仇。
讲清楚匈奴百姓和匈奴士兵的分别,尽可能的消除仇视的情绪。
规划好地域,保留他们民族特色的同时,大秦的政策也对于他们一视同仁。
他们对于中原的文化不了解,那学校的建立就是重中之重,夜校也要弄起来。
我要他们的下一代都认可自己是华夏人。”
嬴政定下框架,算是安排好了对匈奴的政策。
见老爹同意自己的政策,赢夜心里轻松多了,这样大秦一统天下就少了许多阻碍。
又想起华夏后世对于少数民族的高考加分政策,补充道。
“我大秦百姓才刚开始接触读书,他们和我大秦百姓也是同赛道,同起点。军功制和武举可以对他们稍稍照顾。增加他们对我大秦的归属感。
后面进行军政分离中,不管是军还是政都要有少数民族的影子。留下固定名额,让他们族内自行竞争。
其他都一样,能者上,庸者下。
民族团结是国策。
只要匈奴这个例子弄好了,后面华夏想要一统天下就会少了许多的伤亡。”
扶苏这段日子掌管国事也果断了许多,但面对父皇和七弟这次安排,也还是打心底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