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做驴打滚3(2 / 2)
这种香气并非浓烈刺鼻,而是温暖而自然的,它给驴打滚带来了一种朴实而亲切的味道。
黄豆面经过炒制后,散发出淡淡的焦香,与糯米面团的软糯口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是红豆沙的甜味。
红豆沙的甜度适中,不会过于甜腻,而是带有一种自然的甜味,
与黄豆面的香气相互映衬,使得整个驴打滚的味道更加和谐。
红豆沙的细腻口感与糯米面团的软糯相得益彰,让人在品尝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细腻的口感变化。
此外,糯米面团的本身也带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这种香味清新而淡雅,与黄豆面和红豆沙的味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
糯米面团的软糯口感使得整个驴打滚在口中更加易于咀嚼和吞咽,同时也为整个味道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
总的来说,驴打滚的味道是甜而不腻、香而不浓的。
秦霁岚趁着观众品味驴打滚的时间,开始讲述准备好的典故。
“关于驴打滚的典故,比较出名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和慈禧有关。”
据说慈禧吃腻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
于是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
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
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
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
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
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说:“这叫‘驴打滚’。”
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又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xJ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
香妃被抢到bJ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
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
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xJ来到bJ,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
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
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
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地不得了。
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
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