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偶遇明铮,新政改革(2 / 2)
“多谢殿下!”傅容月忍不住欢喜。
魏明铮亲自送她离开滕元阁,目睹她从小路去往正大光明殿,眼睛里也荡出一丝笑意。
她好像,真的对自己毫无印象!
也是,那时候她还小,她不记得自己也是应该的。
想起往事,他眼底的笑容更深,这个京都太过污浊,她的到来,好像给他的世界添了一丝生机。本来这次秋狝之后就要继续出去游荡,可得知她已经做了陵王妃,离开好像就变得不那么迫切了。当年那个小女孩已经长大,他就好像发现了一件珍宝,他不图什么,只是若能偶尔看看她的笑脸,他就觉得高兴。
傅容月回到正大光明殿,里面的议事声一直没停下来,她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好像是在说军政改良的事情,原来里面已经不止有几个殿下,还有一些朝臣也在,她听到了梅向荣的说话声。
若是大魏的军政要改良,以后是否傅行健的地位会有所变动,傅清又能不能找到机会成功迈进这个朝堂?
她心中起了好奇心,看了看外面,内监都不曾发现她,她闭了闭眼睛,心念一转,人就已经躲到了大殿后的屏风背面。
正大光明殿的屏风是金色龙纹绘制,并不透明,她在背后躲着也不会有人发现。
“陛下,赵王殿下说得有道理,若是推行新政,现在的时机并不成熟。”一个略带苍老的声音着急的说。
傅容月听不出来这是谁,又不敢抬头张望,恨不能能跑到外面去看着,听着。
她抚摸着自己的镯子,全神贯注的侧耳倾听。
“王大人这话老臣并不赞同,什么叫时机不成熟?成熟的时机又是什么时机?”一个沉稳的声音强势的反驳,傅容月听出了这是梅向荣在说话:“如今国内安平,境外也平顺,正是军政革新的最佳时机。一旦边陲不安定,那时候再想动刀,不过是亡羊补牢,晚了!”
“梅国公有些危言耸听了。”是魏明钰开了口:“你也说了,如今国内太平,境外平顺,可以说在父皇的励精图治之下,天下归心,四海臣服,现在他们不敢有任何反意,以后也不会有。大魏这些年来年年有灾荒,虽然平顺,可并不富足,新政的推行牵扯到多少人力物力,梅国公已经比我更清楚吧?”
“殿下还知道大魏年年灾荒啊?我以为殿下不知道呢!”梅向荣素来对魏明钰没什么好感,立即反驳:“殿下既然知道,便当知道新政推行迫在眉睫。如今军机的人力物力牵扯太大,民生社稷的建设全部因此而耽搁,若能推行新政,便能在财政上节省很大一笔开支。持家的道理,在于开源节流,不开源光靠节流哪里行得通?这些退役下来的士兵与其让国家养着,不如放他们各自归家,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如此两相得宜的事情,老臣实在是不知道为何殿下要一意孤行坚决反对?”
这话可就说得重了,魏明玺脸色变了又变,忙转向寿帝:“父皇,梅国公故意曲解儿臣的意思”
“好了!”寿帝温和的打断了他的申诉,随即问道:“远儿和玺儿的意思呢?”
大殿中一片安静,魏明玺并没有如同以前一样立即开口,说自己远离朝局不同其中厉害,他只是看向了魏明远,目光闪过一丝深思。
而魏明远已经迫不及待的跟魏明钰唱起了反调:“父皇,儿臣认为梅国公说得很对,新政的推行,能节省财政的一大笔开支,又能让百姓有所依靠,不至于沦落为贼,散乱四方。”
傅容月听了这话,心中不免诧异起来。不过,她很快就想明白了,魏明远出身齐家,齐家自当年的字狱后便基本退出了朝政,因而现在朝廷上的军政要员均跟他关联不深,有关联的也是那些职位并不高的,新政改革后,对他的影响不大。
反观魏明钰,魏明钰有沈家和沈贵妃做靠山,魏明春倒台后,这些年来俨然发展成为朝中第一大势力,因沈家的关系,魏明钰在朝中的势力分布中,军政处的要员二分之一都是他的人,一旦改革,势必受到的影响最大,如今那些手握重权的人,都有可能分放外地,再也不能受他节制。
这些人可都是极大的肥肉,魏明钰已经吃到了嘴巴里,怎么舍得再吐出来?
只是不知道魏明玺会有什么见地?
傅容月蹙起眉头,她可是知道魏明玺新培植的人中,有不少就在军政处任职,而且升职是迟早的。如此一来,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布局?
她心中一时拿不定主意,因前面没有听到新政改革的内容,不知道具体是哪些地方要动刀,便更加没有方向,只得惴惴不安的等待魏明玺发言。
殿中一片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落在魏明玺身上,只见他面色平静的扫过这些人的脸,神色一点波动都没有,好半天后,终于缓缓的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