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生活(1 / 2)
<content>
“我注意到悦华最近几年的片单多了很多文艺片,是不是代表悦华拍摄重心的改变?”
“…没有,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主流的商业电影,不过,也会鼓励新导演尝试新的叙事技巧,毕竟现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足够成熟…”
张俊生个笑着摆了摆手,接着道:“我以前之所以反感文艺片,是因为市场上充斥的都是文艺片,这是不对的,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文艺片”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保证电影的文化基因多样性的基础,各种非主流和先锋手法,都有可能在未来发展成主流。但是,如果主流本身都不存在,各种标新立异就只能是马戏团了。”
“前年,王晓帅导演因为自己的电影《闯入者》公开抨击院线排片,你觉得有道理吗?”
“…有道理啊,他花了钱拍电影,当然希望通过市场回收成本…”
方晓敏逮住了机会:“所以你也认为现如今的文艺片生存环境很恶劣?”
看了她一眼,张俊生开口道:“我跟上影节评委会主席蒙吉喝过一次酒,他说了几句话,我觉得不错。”
“1:我真没想到你们中国竟然有这么多导演。”
“2:罗马尼亚比你们中国差太多了。90%都是好莱坞。”
“3:艺术片要赚什么钱,你们中国怎么都把艺术片当成社会现象了,还要过亿,太可怕了。”
“4:商业片就该好好赚钱,不然影院都做不起来了。”
“从院线角度,《闯入者》不赚钱,就不给排片,很公正…毕竟王晓帅导演的作60355上搜索,都不一定能找到这类书!”
“这类书的作者;就要出来骂这届读者不行,书店不行,大环境不行吗?你高端,你去高端圈子里展示就好了。你承担传道授业的责任,你就去找愿意听你传道的人。至于大多数人,看书、看电影,只是为了消遣、娱乐。书店、影院是满足这些人的盈利机构。”
“你觉得自己是高端电影;是艺术性极高的电影;不要来影院,你去学院,去电影节,去你的高端圈子。来影院,就请尊重市场选择。严肃和通俗比销量,学术著作和畅销书比读者数量,我还能说什么呢?”
“话说回来,作为艺术片,你的价值、你的内涵体现在艺术性上,不体现在票房上。你看商业片比你票房高了,你就骂街,观众也不行,影院也不行,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艺术性价值也不够自信。人民日报会去和大幂幂比谁的粉丝多吗?更不会去怪热搜天天总推小鲜肉,不推时政要闻吧?”
一口气说了一堆话,张俊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方晓敏暗自叹了口气,道理谁都会讲,但是这其中牵扯到了盈利…
“所以,你认为文艺片就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上?”
“…这么说吧,今年上半年悦华上映了五部文艺片,《八月》、《冈仁波齐》、《十八洞村》、《那年八岁》、《我心雀跃》,这五部作品的总票房接近4亿,其中《冈仁波齐》、《十八洞村》两部电影票房都过亿了,去年的《七月与安生》票房接近4亿,很多时候真的不是大环境的问题,没本事就是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