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荒诞但又不荒诞(1 / 2)
从耒阳出发前往安仁镇,道路有不少,水路陆路都有,但水路其实没必要,哪怕看上去好像路最近一些。
盖因从安仁镇过境的,有一条河,唤作“永乐江”。
既然能被称作“永乐”,那一般就是没怎么“乐”过的。
一如怀远、怀仁、归仁等等地名,无非是美好的寓意罢了。
真实的情况就比较残酷了,永乐江尽管是洣水的支流,洣水又是湘水的支流,但是看似不给力的永乐江,湍急程度反而在洣水之上。
如果说洣水还能有汛期这种说法,那永乐江大概就是那种“不要跟我提什么汛期不汛期,我想淹就淹”!
三百年前安仁镇主要是唐军大兵,人数不算多,也就没什么关系,说不定发大水还能看风景,反正吃喝拉撒就那么点儿人,看着獠人跳脚也挺爽的。
然而安仁镇发展起来之后,那就有些不爽了。
好不容易种了一点稻,永乐江一声“来了老弟”,就把几万亩地给冲了。
颗粒无收那是常态,吃救济也是常态,安仁镇也不是没想过在上游搞个大坝什么的,但也就是想,耒阳县也好,茶陵县也好,没那兴趣。
有这功夫,把耒水、洣水拾掇拾掇,不香吗?
然后安仁镇这里,想尽办法能做的,不过是借着军方的门路,在永乐江的两岸两座大山之中,修建水库。
这事儿还能搞一下,因为你修水库得用水泥不是?
耒阳县和衡东镇以及衡阳县的联合水泥厂,就在九龙山的西边。
于是安仁镇就修了不少水库,主要是军人后代们出劳力,再加上军方的相助,弄了一些小型水库。
围绕这些小型水库,这才发展起了山地农业和丘陵农业,还不敢上大规模的主粮,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偏高一些。
这也是哪怕湖南省的农业厅下来考察,认为安仁镇可以开辟耕地一百万亩以上,但最终人口却只有十三万人。
反正账面上就这么多。
再加上永乐江两岸的大山,都比较凌乱,安仁镇的人口,其实一多半并没有在集市地区,而是在山区。
这里的小农比重是相对较高的,哪怕是茶农,也并非是雇工或者大庄园主,就是土茶外加几个园子。
各种“杨家坪”“李家坝”“大雁冲”“鸭子冲”“东山坳”“西山坳”,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聚落,少则三十人五十人,多则五百人六百人,千人大村都比较罕见,但是守望相助极为抱团。
不抱团是不行的,很多开辟出来的耕地,“田骨”还在安仁镇的账面上,这些小农手中掌握的,理论上都是“田皮”。
毕竟,这不是三百年前的“永业田”。
二战的时候,搞过一次确权,然而安仁镇的大户们,连哄带骗,把这事儿给糊弄了过去。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同为安仁镇之后,但有的人成了“敲骨吸髓”的大地主、大农场主、大庄园主甚至还是大工厂主。
即便是手工业,那也是规模三五百的那种厂子,着实不一般。
因此整个安仁镇,看似不起眼的十三万人,却形成了非常惊人的金字塔结构。
顶层爽到了极点,底层苦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