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远洋战略(1 / 2)
临高船厂,地处临高县东北方向,向北紧邻的便是广阔的琼海海峡,并与徐闻县隔海相望。
李贤选择骑马赶往临高船厂,继海师的“瞭望”号舰船第一次下水实验后,经历了第二次改造的实战演练。
这次演练,同样是于今秋大宋海商联合会成立之初,兴建的大宋海师的一次拉练。
关于大宋海师的成立,其实李贤在接受皇帝赵恒的任命之初,便上奏建议过——建立一支和舶司使下属的舶差吏截然不同的准军事组织。也就是李贤前次于海联会的入会协议中介绍的那般。
不过,大宋海师的存在范围只限于海上,即护卫大宋海域安全。并不能参与陆地执法。
这也是皇帝赵恒同意李贤的建议,设立全新的大宋海师的前提条件之一。至少在目前,大宋朝廷,包括皇帝赵恒在内,还没有从根本上重视领海权益和海洋领土,以及航行自由。而在陆地之上,才是广泛承认的国土。
所以才会在基本同意李贤任职的海运府筹建大宋海师之时,朝野上下都没有做出过多限制,包括海师具体人数,可拥有的海师水面舰艇等等。
但李贤自己却在忙碌之余,参考着后世的知识,制定了《海师编制》《海师准则》等大宋海师条例,这些条例与大宋大江大河内的水师守则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大宋海师现有的基本制度。
海商想要真正的发挥作用,不仅维护大宋现有的海洋权益,还要争取大宋未来的海洋权益,最需要的东西,便是基础设备。
这里面包括航行的水面舰艇,以及各种防御性和攻击性的武器。
临高船厂,作为大宋海师的重要后补基地,理所应当地承当了相应的建造义务和建造责任。
因为无论是临高船厂,亦或是大宋海师都处于绝对的初创阶段,而在初期的起步,至关重要。既而,临高船厂的主管官吏,李贤理所应当地用上自己人,处置此事的便是杨唯。大宋海师的管理和训练,则是交给了贾麟负责。
而当日一同来到琼州,并有意加入船厂或者海师编制内的少年们,李贤都一应塞了进去。
只是当下,海师之内还缺少一个海师统帅,李贤有意将正于甘州之地的武征调来任职,并于月前给武征去了封信,想看看对方的想法。
武征于河西之战中,领兵打仗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统领数千人的海师,并不成问题。
更重要的在于,海师内部的将领们,眼下有很大的灵活自主性。枢密院也乐于,将一些将领塞到这等新建的军种之内。同大宋各级官府一样,宋军之内的军事职位,亦是非常的紧张。
于此,李贤甚至有想法先于琼州做试点,建立健全大宋海师将士的保障制度,比如于琼州建立海师家属院,如武大娘等海师将士的家眷亦可接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