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安妙依的不满(2 / 2)
尽管对于这些话陆建朝心中也是有些愤怒,但他本身就不是那种特别有主见的人,所以一想到手下所说,坚持抵抗的后果,他心中也是有些惴惴不安,担心破城灭族之祸真的发生在他们陆家身上!
虽然很担心害怕,但是一想到自己漂泊半生,好不容易才在江南创办了一份基业,还没有多享受享受,将要将其拱手让给叶明盛那个武夫,陆建朝心中还是充满了不甘·························所以从来没有说过,但是内心中陆建朝已经是将徐兆杰看做自己最后的指望了,他盼望着徐兆杰能够把打自己的能耐,施展在打奉武军身上,给予奉武军迎头痛击,彻底打消奉武军试图一统天下的想法。
正是在这种心理下,当镇南军方面提出想要江南军配合放出一些消息,迷惑奉武军的耳目之时,陆建朝欣然应允,派出了自己大儿子陆厚德亲自动手。
不过因为陆厚德本身比较看好奉武军,所以老实说对陆建朝的这个决定,还是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是奈何父命难为,最终陆厚德还是去见了慕容正山,正因如此知道儿子看好奉武军的陆建朝,在听到陆厚德说看好徐兆杰取得一场胜利,陆建朝才会如此疑惑!
陆厚德似乎也是看出了父亲的疑惑,沉吟了片刻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爹,即便这一次徐兆杰打赢了,我也觉得他难以撼动大局,在过往徐兆杰和奉武军的几次战斗中,他也是取得了几次漂亮的胜利,甚至一度击败过号称奉武军第一大将的袁嵩,歼灭了奉武军不少人马!”
“但是奉武军始终是笑到最后的哪一个,这就是奉武军在综合实力的优势,他们不仅能够取得成功,更是能够承受失败,并在失败之后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才是奉武军的可怕之处···························”听到自己一向信赖的大儿子不在遮遮掩掩,直接表达对奉武军的看好,陆建朝脸色不由阴沉了下来。
在他看来那帮大臣看好奉武军,劝自己向奉武军投降算是一件常事,毕竟这帮做臣子在那里都是做臣子,谁当想要跟一个有前途的主子,在日后可能的新朝谋一个位置!
更何况统调处那帮人无孔不入,光自己知道的就有一些收了统调处的好处,答应替奉武军说话!
陆建朝虽然不是一个很有决断的人,但是宦海沉浮几十年,能够从一介寒门学子混到今天这一地步,那也不是一般人,心里其实都有数,只不过是不想得罪奉武军,才没有清理手下的蛀虫!
但是让陆建朝无法理解的是,自己的嫡长子,自己事业的继承人竟然也看好奉武军,对江南割据呈悲观态度,这也是让陆建朝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感!
陆建朝看了看一旁的陆云,希望陆云这个时候能够站出来说些什么,毕竟陆云现在是江南的统兵大将,在陆建朝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主战派,应该坚定的和奉武军战斗到底!
然而让陆建朝失望的是,陆云在他的目光注视下眼神飘忽不定,始终没有说出陆建朝想要的································································································叶府,一处偏室中看着面前的古三思,坐在主位的安妙依笑着说道:“景仁调皮顽劣,真是麻烦古先生了!”古三思闻言也是很恭谨的讲道:“古某既然身为景仁公子的师傅,这都是在下的分内之职,大夫人您言重了”
“景仁公子虽然爱玩了一些,但是天性纯良读书的天赋也很不错,只要稍加打磨便可成才!”
“另外景仁公子最近的功课做的也是十分不错,不光能够流利的背诵下那些文章,更是能够举一反三,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听到古三思的称赞,安妙依脸上也是不由浮现出了一抹澹澹的笑容,对于景仁的功课她一直都很让她头疼。
为了能够让景仁好好学习,即便手中的事情再忙,安妙依也会抽出一些时间来检查督促景仁的学习。
所以此刻听到古三思的称赞,安妙依也是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心情也是十分的开心。
安妙依虽然有心在景仁的学习问题上和古三思进行一番探讨,但是古三思在说了一些场面话之后,便是选择借故告辞离开了····················随着古三思的离开,安妙依脸上原本的笑容旋即立刻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目光中的冰冷!
安妙依虽然很喜欢,叶明盛将古三思安排给景仁做老师,向外界释放嫡长子景仁是继承人的这一信号!
但老实说对古三思这个人,安妙依却是逐渐有些厌烦,在她看来古三思作为景仁的师傅,等到夫君荣登大宝自己做皇后,景仁被册封为东宫太子的时候,古三思毫无疑问就是太傅!
所以古三思理所应当摆明车马站到自己这一边,而偏偏古三思现在和自己这边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是当自己有意笼络他的时候这个家伙也不给面子!
而且最让安妙依感到不满的时,古三思时不时的还会表现出对景轩的欣赏,给人一种他更想给景轩当师傅感觉!
老实说如果古三思不是夫君最亲信,最看好的大臣,未来将会在新朝身居高位,甚至很有可能是未来内阁首辅的有力人选,安妙依都想要给景仁换一个师傅!
不过考虑到古三思的价值,安妙依还是将心中的不满与厌烦藏在心底,不让它们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