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真不是医二代 > 第520章 520.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

第520章 520.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治则: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金银花、茯苓、车前子、苍术等)。加减:发热重,加藿香、柴胡、生石膏;呕吐,加姜半夏、生姜。

中成药:葛根芩连类。

(2)伤食泻:起病前有伤食病史。

证候表现:大便稀带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味酸臭,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不欲饮食,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或淡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减(藿香、陈皮、焦三仙或鸡内金、莱菔子、茯苓、苍术、白术等)。

加减:呕吐,加姜半夏、生姜;腹痛,加木香、白芍、元胡、甘草。

中成药:保和丸类、神曲消食类。

(3)风寒泻:由于感受风寒、饮食生冷引起的腹泻。

证候表现: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

加减:腹痛甚,里寒重,加干姜、砂仁、木香;腹胀,苔腻,加大腹皮、厚朴。

中成药:藿香正气类。

(4)脾虚泻:适用生后即腹泻或病后伴发腹泻。

证候表现:腹泻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不臭,不欲饮食,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固涩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苍术、山药、陈皮、鸡内金、黄芪)。

中成药:参苓白术类、人参健脾类。

(5)脾肾阳虚泻:适用于重症难治性腹泻。

证候表现:腹泻日久,久治不愈,腹泻频繁,洞泄不止,大便色淡不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舌淡少苔,脉微弱,指纹淡。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人参、苍术、甘草、干姜、茯苓、山药、煨肉豆蔻、盐炒补骨脂、醋五味子、吴茱萸、大枣等)。

中成药:附子理中类、四神丸类。

2变证

(1)气阴两伤:多由水泻、暴泻、湿热泻大量损失阴液,津亏气耗所致。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迅速发展为阴竭阳脱证。

证候表现:泻下无度,神萎不振,四肢乏力,眼眶、囟门凹陷,皮肤干燥,心烦不安,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则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则:健脾益肾,酸甘敛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人参、乌梅、木瓜、莲子、山药、葛根、白芍、甘草)。

加减:久泻不止,加诃子、禹余粮;口渴引饮,加天花粉、石斛。

(2)阴竭阳脱:多因久泻耗伤阳气,阳损及阴所致的危重症。

证候表现:泻下不止,便如稀水,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哭声微弱,气息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细微欲绝。

治则: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红参、附子、龙骨、牡蛎、芍药、炙甘草、干姜、白术)。

加减:尿少无泪加麦冬、五味子;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即予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类中药注射液静滴,本证病情危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九、预防与控制(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预防。

急性感染性腹泻病是可预防疾病,适当的预防措施可大幅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主要措施包括: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疫苗接种。

(二)患者、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治疗。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儿科病房等发现病毒性腹泻、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等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

(三)法定传染病报告。

做好相关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包括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