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真不是医二代 > 第599章 599.不眠夜

第599章 599.不眠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类似地,对于累积治疗剂量120gkg的患者,其复发率低于120gkg的患者。有推测认为这种剂量依赖性治疗效果在累积剂量在150gkg后趋于平稳。因此,本工作组赞成重症寻常痤疮患者以05gkgd作为异维A酸治疗的起始剂量,若可耐受,1月后增加至全剂量1gkgday,直到累积剂量达120-150gkg。亦有研究探讨异维A酸对治疗反应不佳或停药后迅速复发的中度痤疮患者的效果,多项针对此类人群的研究发现低剂量(025-04gkgd)有效果,且与传统治疗剂量相当;低累积剂量方案也可能有类似效果。此外,低剂量方案可减少药物相关副作用,以此改善耐受性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与重症痤疮不同的是,中度痤疮患者的高低剂量异维A酸治疗的复发率是相同的。而间歇给药效果不佳,复发率高,因此不推荐。

异维A酸具有高亲脂性,进食时服用吸收最佳。异维A酸最普遍副作用为黏膜、肌肉骨骼及视觉系统受累,总体上与维生素A过多症的症状相似。标准疗程下,这些副作用为暂时性,停药后症状消失而无后遗症。

对长期口服维A酸出现骨骼脱矿以及骨骺过早闭合的关注,致使人们担心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患者也发生此类问题。仅2例报道短期服用异维A酸治疗痤疮后出现骨骺过早闭合。本工作组认为短期服用异维A酸的患者无须行相关筛查。已知部分患者服用异维A酸后会有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转氨酶升高。尚无证据表明短期异维A酸所致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短期升高会导致远期心血管风险,故应继续血脂及肝功能定期监测的研究。而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尚未得到证据支持。

数项早期病例系列述及,正在服用或近期有服用异维A酸的患者会出现愈合延迟或瘢痕疙瘩,这使得目前的推荐方案为停用异维A酸6-12月后再行皮肤磨削术或激光磨皮术(激光换肤术)等疗法。近来的前瞻性小规模干预研究未发现正服用或近期服用异维A酸的患者在进行化学剥脱或皮肤磨削术后有异常瘢痕形成。亦有回顾性研究及病例报告显示,激光脱毛、脉冲染料激光及二氧化碳激光是安全的。虽然选择性物理治疗应尽可能延迟6-12月进行,但具体情况应视个体而定。

众所周知,异维A酸具有致畸性,并有维A酸胚胎病的风险。对于每位可能服用异维A酸的育龄期女性,每次就诊时,均应详细告知各种可行的避孕措施。

尽管临床应用已久,粉刺清除术治疗痤疮效果的证据有限。

现有研究提示化学剥脱可能改善痤疮,不过缺乏与安慰剂或化学剥脱术对照的大样本多中心双盲试验。乙醇酸及水杨酸化学剥脱可能对非炎症性(粉刺)皮损有帮助,但需要多次治疗,且效果不持久。本工作组认为,化学剥脱对粉刺性痤疮可能有轻微改善。

一些激光及光学设备可能对痤疮有效,但需进一步研究。现有多种激光治疗痤疮的研究,包括脉冲染料激光、磷酸氧钛钾(KTP)激光、点阵与非点阵红外激光及CO2点阵激光。

在所有激光及光学器械中,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研究证据最多。

皮损内注射曲安西龙是一项常用技术,用于痤疮患者较大的结节性皮损,治疗后可较快改善并减轻疼痛。治疗可能出现局部萎缩、系统吸收及肾功能抑制,降低药物浓度、减少注射量可减少这些副作用。

已有两项临床试验显示茶树精油治疗痤疮有效。在一项研究中,其效果与过氧化苯甲酰相当,但耐受性更好。据报道,其它草药在治疗痤疮中均有一定价值,例如外用或口服阿育吠陀、口服小檗提取物及葡萄糖酸内酯溶液等。

痤疮造成的精神影响可能很大,本工作组专家认为,痤疮的有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

逐渐有证据提示高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可能与痤疮相关。2007年,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低GI饮食对23名澳大利亚男性(15-25岁)痤疮患者的影响。低GI饮食组的受试者在试验12周后,其痤疮严重度显著改善,体质指数(BMI)显著减轻,游离雄激素指数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度亦有改善。此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是样本量较小,以及两组受试者体重均有减轻。2012年,在韩国进行了一项为期10周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32位患者(24位男性,8位女性),年龄20-27岁。结果示低GI饮食组的体重及BMI无变化,但痤疮严重度显著改善。组织学分析发现低GI组的皮脂腺明显缩小,HE染色示炎症细胞减少,其它染色证实炎症细胞因子降低。上述两项研究是目前GI饮食与痤疮最严谨的实验,而其他小量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类似的观点。

迄今尚无关于关于乳品消费与痤疮的随机对照研究,不过有数项观察性实验提示,某些乳制品(特别是脱脂牛奶)可加重痤疮。2005年,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47355名成年女性,经回顾高中饮食以及彼时是否有“医师确诊的痤疮”,结果示痤疮与乳品摄入量呈正相关,且脱脂牛奶的相关性最强。

特别地,每天饮用2杯或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其痤疮发生风险增加44。此项研究被严厉批评了回顾性研究设计方案,于是同一研究团队进行了两项随访的前瞻性研究。第一项是基于女孩的人群研究,发现痤疮与牛奶总摄入量、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及脱脂牛奶摄入量均相关。第二项研究仅纳入了男孩,发现痤疮仅与脱脂牛奶摄入量相关。

也是在2012年,另一项病例对照试验研究了,年龄10-24岁,发现摄入牛奶增加痤疮风险,脱脂牛奶与痤疮的联系更明显,也没有发现痤疮与奶酪和酸奶的关联性。最近,一项针对88名马来西亚受试者(18-30岁)的对照研究发现,痤疮患者中牛奶及冰淇淋的食用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每周食用冰淇淋1次或以上,患痤疮的风险增加4倍。研究未发现痤疮与奶酪或酸奶的关系。同样在2012年,另一针对563名意大利受试者(10-24岁)的对照研究发现,摄入牛奶同样增加痤疮风险,特别是脱脂牛奶,同样未发现痤疮与奶酪或酸奶的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