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顿晚餐(2 / 2)
“孔夫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万民,提倡全民教育,以教化天下,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杨时解释的是第二种解读。
陈言脸上没有明显的认同或否定,只是端起碗吃了口饭。
“哈哈,那么杨老先生认为,我大秦的百姓,是否已知之呢?”
陈言笑着问,像是谈论无关紧要的事。
杨时更加困惑,完全猜不透陈言的意图。
“大公子说笑了,天下识字的百姓不多,谈何知之。”
“我有个初步的想法,需要杨老先生相助,不知您是否愿意出山?”
陈言说道。
“老朽惶恐,公子既然相邀,老朽怎敢推辞。”
杨时恭敬地拱手。
“朝廷虽有邸报向官员传达政策,但对于百姓却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导致政令难以普及,百姓无法理解朝廷的本意。”
“如此一来,原本善意的惠民政策在执行时容易出现问题,甚至被
“他们不会知道朝廷其实是为了他们好。”
“比如介甫先生的青苗法,原本是为贫困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待秋收后归还,使他们有钱购买种子和农具,避免高利贷和地主恶霸的剥削。”
“然而,百姓并不了解朝廷的初衷,加上青苗法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
“在执行时,被底下官员随意改动,强制执行,不论是否需要贷款,都必须向官府借贷,需要贷款的百姓借不到低息款,被迫借高利贷,而不需贷款的百姓也被迫借贷,反而伤害了百姓。”
“结果,青苗法功亏一篑,原本的好政策成了害民之策。”
“这就是‘民不知’的后果。改革总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我对
“所以,我要让大秦的百姓都知晓,让那些胡来的官员无法再为所欲为。”
“我有个想法,既然朝廷有邸报面向官员,为何不能有一份面向百姓的邸报呢?”
“内容无需华丽,通俗易懂即可,再标注断句,大多数政令就能让乡间百姓了解,有些人想曲解政令就没那么容易了。”
陈言说道。
杨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内心震惊,惊恐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他对儒家和官员有多大的不信任,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陈言是要与儒家争夺民间的话语权!
杨时的手颤抖,完全是因为害怕,声音也颤抖地说:“老朽以为不可,天下百姓大多不识字,就算大公子真的办了面向百姓的邸报,他们也看不懂。”
其实杨时想说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陈言刚才的问题让他无法再这么说了。
是他自己堵住了自己的嘴!
他总不能自打嘴巴吧!
陈言未置可否,轻敲桌子说:“我不这么看,百姓识字的确实不多,但读书人很多。找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