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樊不多奇闻怪谈 > 第16章 缩锡术

第16章 缩锡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一个名叫平原高菀的城东渔津边,相传在魏末年,一位叫做潘府君,字惠延的大人物,从白马码头乘船出行,结果手里的算囊不慎落入水中。这囊中可是装着珍贵的钟乳石一两呢。他在郡里待了三年,某次济水泛滥,捞上来一条巨鱼,足有三丈长,五尺宽。剖开鱼腹一看,竟发现了那失落已久的算囊,里面的金针还在,只是钟乳石已经消失无踪。这条鱼肚子里还藏了几十斛鱼鳔,当时的人们都觉得这事真是奇异得很。

转到谯郡,有个小插曲。在天统年间,济南来的府君赴任谯郡,当时的功曹清河崔恕是个才二十出头就享有美名的年轻人。那年春夏干旱严重,前来送别的上千人都渴得不行,在一个名叫“山间”的地方,大家口渴难耐,连水价都飙升至万钱一杯。来公面露焦渴之色,只有崔恕独见一只青鸟在山间飞舞停歇,他感到奇怪便走近查看。青鸟飞走后,露出一块五六寸见方的石头。崔恕用鞭子轻轻一拨,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他赶紧用银瓶接水,瓶子一满,泉水立刻停止流动,只供给来公和崔恕解渴。大家都认为这是崔恕高尚品德感动天地所致,此事同样让人啧啧称奇。

再来说说李彦佐在沧景任职期间的一桩奇事。太和九年冬天十二月,朝廷下令让浮阳兵渡过黄河。当他们行至济南郡时,命令士兵破冰引路,谁知冰块撞翻船只,连带着重要诏书也沉入河底。李彦佐闻讯吓得寝食难安,六天时间,他的鬓发竟然全白,面容憔悴,连身边的同事都惊讶于他的变化。他下令津吏:“找不到诏书,就提头来见。”津吏心惊胆战,只好请求李彦佐许他一试,他将以生命为赌注潜入河中寻找。李彦佐于是备好酒爵,亲自祷告,并向河神发出质问,大意是:“天子在上,河流山岳均有神灵守护,我治下的祭祀从未怠慢,你河伯以及水中的生灵们,应当保护天子诏书,为何反而让它沉没?若找不回来,我将禀告上天,天谴必将降临。”津吏将酒洒向冰面,祈祷完毕,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河冰断裂开来,裂口长达三十丈。津吏明白李彦佐的诚意感动了河神,于是沉钩下去搜寻,一钓之下,诏书完好如初,只是印章稍微湿润罢了。李彦佐无论走到哪里,都严格要求下属,真诚对待事物,此事犹如河水般深入人心。河水虽然浑浊汹涌,能瞬间卷走大木头和细小草叶冲向千里之外,但怎会在诏书沉没六日后,一番祷告便能破冰而出,一次垂钓就能找回诏书?这难道不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真实写照吗?

话说在魏明帝的时代,凌云台拔地而起,巍峨耸立数十丈之高,这便是老将韦诞曾驻足之地。传说有一位奇特的小厮,能在铃下穿着木屐轻松攀爬凌云台,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自如。魏明帝对此惊奇不已,却又心中生疑,最终命人杀了他。揭开衣物一看,小厮腋下竟长着一对肉翅,约莫数寸长短,此事神秘莫测,令人咋舌。

在高堂县南边,矗立着一座着名的鲜卑城,据说当年鲜卑使者访问燕国时曾在此停留。城旁赫然屹立着一座巨大的墓冢——盗跖冢,贼盗们时常暗中向其祈求庇佑。到了齐天保初年,土鼓县令丁永兴面对辖区内频发的盗贼案件,决定采取行动。他派人秘密监视盗跖冢,果真发现有贼人在那里祭拜,便一举抓获并在县衙审讯后处决,自此以后,私下祭拜者明显减少,看来这座神秘的墓冢确实有着不小的魔力。

据《皇览》记载,盗跖的墓葬位于河东地区,不过也有传言说盗跖死于东陵。这片区域古代被称为东平陵,或许这里才是离真相更近的地方。关于盗跖冢的具体位置,民间议论纷纷,愈发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提及神奇的飞天夜叉术,不得不提到发生在浙西的一桩奇事。那时,瓦官寺举行了一场热闹的无遮斋,人群中一位少年主动提出要挑战高空表演。只见他扔掉伞盖,身轻如燕,脚踩软鞋,身着轻纱,动作灵活似猿猴,敏捷如飞鸟,甚至在屋脊上悬挂一瓮清水,然后单足独立,身体倾斜,用水流冲洗屋檐,观众们无不瞠目结舌,毛骨悚然。

曾任侍中的马大人珍藏着一只神奇的玉精碗,夏天连苍蝇都不敢靠近,盛水一个月也不会变质或减少分毫,更有传言说眼睛不舒服时含一口水就能立马痊愈。这只碗被精心保管在他的卧室中。一天,家中一个小童大约七八岁,偷偷拿出来玩耍,不慎摔碎了。马大人外出未归,家仆们得知后个个惊恐万分。三天后,马大人回家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狠狠鞭打了家仆几百下,扬言要杀了那个小童。然而找了三天都没找到小童的踪影。直到有一天早晨,一名女仆打扫房间时,发现紫衣带从床下垂出,掀开一看,竟是那失踪的小童,他居然奋力顶起沉重的床铺躲在里面,整整三天不吃不喝,力气却丝毫未减。马大人见状大惊失色,感叹道:“比起打破我的碗,这小家伙也算是有超凡之力啊!”尽管如此,他还是下令让手下狠揍一顿直至打死小童,毕竟,对于他而言,那只玉精碗的价值无法估量。

韦行规年轻时游历京西,一天晚上停留在一家小店,打算继续赶路,店主老头正在忙活,劝他说:“客官,夜里不宜赶路,这一带盗匪猖獗。”韦行规拍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小爷我箭法了得,不怕那些蟊贼。”说完便独自启程。夜幕降临,走了几十里路,果然感觉身后有人跟踪。韦行规厉声警告,对方却不回应,他便连连放箭射去,然而跟踪者依旧紧随不舍。等到箭矢用尽,韦行规心中恐惧,策马狂奔。不久,天空突然风雨交加。韦行规只好下马,背靠一棵大树,此时空中电闪雷鸣,一道道电光追逐缠绕,仿佛蹴鞠比赛中的球棒,逐渐逼近树梢。他感觉有什么东西纷纷落在面前,低头一看,竟是一堆堆木片。很快,木片堆积起来,埋到了膝盖。韦行规吓得魂飞魄散,丢下弓箭,抬头对着天空哀求饶命,连磕几十个响头。随着电光渐渐升高并消失,风雨也停了下来。他看向那棵大树,发现树枝树叶已被尽数削去。而他的马鞍行李也不翼而飞,无奈之下,韦行规只能返回先前的那家小店。见到那位老人正忙着箍桶,韦行规意识到他可能是个世外高人,于是恭敬地拜见,并为自己之前的冒失道歉。老人微微一笑说:“小伙子,别总想着用弓箭,学点剑术吧。”随后引领韦行规来到后院,指着马鞍行李说:“我只是想跟你玩个小游戏。”又取出一片桶板,原来昨晚韦行规射出的所有箭矢,都准确无误地钉在了上面。韦行规想要帮忙打水,却被拒绝了,老人还稍微透露了一些剑术秘诀,韦行规也因此略有所得。

另一则传闻是关于黎干在京兆尹任上的奇遇。有一次,曲江举行祈雨仪式,黎干到场,围观者多达数千人。人群中,只有一个老人稳稳站立,毫不避让。黎干生气,命人杖责了老人二十下,但老人就像被打的是皮革一样,毫不在乎,随后甩袖离去。黎干怀疑此人非同寻常,派老街坊的差役去找寻。差役在兰陵里的一个隐蔽小门找到了老人,老人抱怨道:“我今天受够了侮辱,快给我准备洗澡水。”差役立即回报黎干,黎干听后十分害怕,换上便服,揣着官服跟差役一起来到老人住处。天已漆黑,差役径直走进门去通报黎干的身份。黎干毕恭毕敬地进去,跪在地上说:“刚才我一时迷糊,冒犯了您老人家,罪该万死。”老人惊讶起身问道:“是谁带你来的?”随即拉黎干上了台阶。黎干知道要用道理说服对方,便缓缓说道:“我是京兆尹,如果威严受损,会失去对地方的掌控。您隐姓埋名,没有慧眼根本看不出来。如果因此惩罚我,就如同诱骗他人犯罪,非正义人士所为。”老人笑着承认错误,接着摆设酒席,邀请黎干及差役坐下。夜深人静时,他们聊起了养生之道,老人言谈简洁有力。黎干越发敬畏,老人说:“我有一门技艺,愿意给京兆尹展示一下。”进入内室片刻后,他身穿紫色华服,头戴红缨,手持长短七把剑出现在庭院中,上下翻飞,剑光闪烁,有时横劈如斩断圆盘,有时旋转如规矩尺。其中一把短剑仅两尺多长,多次接近黎干的衣袍边缘。黎干吓得连连磕头,汗如雨下。大约一顿饭的时间,老人将七把剑插入地面,排列成北斗七星的模样,回望黎干说:“刚才只是试试你的胆识。”黎干感激涕零,叩头谢恩:“今后我的生死都在您掌控之中,愿为您效犬马之劳。”老人却说:“我看你的骨骼气质还没达到修习大道的程度,暂时不能教你,将来有机会再见吧。”拱手作揖,黎干告辞离开。回到家后,黎干脸色苍白,像是大病一场,直到第二天照镜子才发现胡须少了寸许。次日再去拜访老人时,那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

建中初年,有一个读书人韦生搬家至汝州,半路上邂逅了一位僧人,两人聊得甚欢,遂决定同行。夕阳西下之际,僧人指着前方几里处说:“那里就是小僧的寺庙,公子能否赏脸顺道一游?”韦生欣然应允,便让家人先行一步,自己跟随僧人。僧人安排了随从在前领路,可走了十多里路还不见寺庙踪影,韦生不禁疑惑起来。韦生向来擅长弹弓射击,悄悄从靴筒里抽出弓弩,揣着十几个铜丸,开始质问僧人:“我还有行程计划,本想陪您聊聊,没想到走了二十多里还未到达,是怎么回事?”僧人只是让他继续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