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韩娱超新星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像有些不认识你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像有些不认识你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幅美好蓝图,也是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复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时代,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悍和恐惧。这种单纯的质朴的社会,实在是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胡寄窗说:“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小国寡民是针对当时的广土众民政策而的。他们认为广土众民政策是切祸患的根源。作到小国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战争,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便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资料而酿成社会纷扰的工艺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以取消使民难治的智慧,而且结绳以记事的方法来代替;便可能使人安于俭朴生活,不为奢泰的嗜欲所诱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远徒,以至老死不相往来,连舟车等交通工具都可并废除。他们不了解,广土众民政策是社会生产力展到定水平时,新的生产关系要求个全国统的地主政权这历史任务在各大国的政策上的反映。”但是老子“忘记了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乐园中,并没有甘食美服,也没有代他们生产甘食美服的被剥削的人。老子作者尽管在世界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观上特别是在经济问题的看法上却陷入于唯心主义的幻想。”这个批评是中肯的。老子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感到种失落,便开始怀念远古蒙昧时代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这是种抵触情绪的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脉相承的。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辩3,辩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圣人不积5,既以为人己愈有6,既以与人己愈多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9,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本章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对此,我们倒认为,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到这些话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反问: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所以,老子的这些警句并不存在绝对化的问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1;皆知善,斯不善矣2。有无之相生也3,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4,高下之相盈也5,音声之相和也6,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7,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9,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1恶已:恶丑。已,通“矣”。

2斯:这。

3相:互相。

4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5盈:充实补充依存。

6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出的音响叫做“声”。

7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作:兴起生创造。

9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无论学术界在“道”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次出现“无为”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如果你看到了这段话,说明你正在阅读防盗章节。请前往主站订阅本书,谢谢。如果误订了防盗章节,请重新下载,给各位添麻烦了,抱歉因为布章节时间问题,十五分钟后更新正确章节,给各位添麻烦了,非常抱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