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韩娱超新星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再等一等就好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再等一等就好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章紧接前章,对体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出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本章里“蔽而新成”四字,有的版本作“蔽不新成”,这样,含义就迥然相异,前者解释为去故更新,后者则是安于陈旧,不求新成的意思。本书取“蔽而新成”,大致符合上下文意。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般人对“道”感到难于捉摸,而得“道”之士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的风貌独特的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这里也是勉强地为他们做了番描述,即“强为容”。他们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静定功夫和内心活动。表面上他们清静无为,实际上极富创造性,即静极而动动极而静,这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入动。这种人格上的静与动同样符合于“道”的变化规律。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切存在的本性。

以往人们研究老子,总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这几句话概括老子的人生态度。但从总体上看,老子比较重视清静无为,主要是就治国治世而言的政治用语,不完全指修身的问题。这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而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再说“归根”。根是草木所由生的部分,有根本根源根基诸义,是切事物。在老子看来,对立是过程,是相对的,统是归宿,是绝对的。这就是归根的哲学含义。不过,老子哲学带有循环论的色彩。任继愈说“老子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展和变化,他认为万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变来变去,又回到它原来的出点归根,等于不变,所以叫做静。既然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不变,为了遵循这静的原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变革不如保守安全。把这原则应用到生活政治各方面,他认为消极无为,可以不遭危险。”任继愈老子新译

这章里,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他把统治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或者老百姓畏惧他。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具有诚杯信实的素质,他悠闲自在,很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老子在全书中第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为治理好坏的统治状况。在老子的观念上,理想的“圣人”是要“处无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如处“太上”之世,体“玄德”之君,能够“生之畜之”。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本章中,老子把这种理想的政治情境,与儒家主张实行的“德治”法家主张实行的“法治”相对比,将其等而下之。实行“德治”,老百姓觉得统治者可以亲信,而且称赞他,这当不错,但还是次于“无为而治”者。实行“法治”的统治者,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政策,这就是统治者诚信不足的表现,人民只是逃避他,畏惧他。老子强烈反对这种“法治”政策,而对于“德治”,老子认为这已经是多事的征兆了。最美好的政治,莫过于统治者“贵言”,从不轻易号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当然,这种美治在当时并不存在,只是老子的“乌托邦”式幻想。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